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标签:
泌尿系肿瘤前言: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作为泌尿外科上尿路手术中较为入门的手术,解剖关系相对较为简单,大部份医生都可以轻松拿下,但即使是一台简单的手术,其中也有很多细节值得反复思考推敲(术者是右利手,以下的器械操作以此为基础)。术者作为医生及医学插画师的双重身份,在学习各项技能的过程中,更看重“道"而非“术",术不过是在道的基础之上的表观,而道则是藏在事物本身,是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正如普外科的“膜解剖"亦或是泌尿外科的“层面解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人体的固有层面,顺其道而行之,方可“知行合一",至此,手术方成艺术。
一、基础解剖
解剖作为外科手术的基础,必然是重中之重,其重要性类似于大海之上的星图,黑夜之中的明灯,只有熟悉解剖,并在脑内进行重建,才可以做到术中不迷失方向,不会误入歧途。同新入职的同事以及实习的同学交流,困扰他们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有效把解剖书/标本的内容投射到临床操作中去。术者自认为空间概念相对较强,但这也是建立在长期有意识训练的基础之上。正如韩国国宝级速写大师金政基老师反复强调的,把物体装进盒子里,然后进行三维层面的重建,可以帮助理解更为复杂的空间解剖。现在的MR/AR三维重建也在帮助医生进行这项工作。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思考练习,也可以借助画图的方式,使自己可以更快更准进行脑内重建工作。
这个患者的网膜同腹壁存在粘连,结肠融合筋膜同G氏筋膜之间也有粘连,这些因素对于走正确的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手术就是通过已知来寻找未知的过程,所谓的“已知”就是正常的解剖结构,而“未知”则是每一台手术中可能存在的变数。例如这台手术,在游离结肠融合筋膜的过程中。结肠系膜被切开来一个小口,但正是因为这个小孔,帮助我认清正确的界限,从而返回“正道"。
二、张力
术者认为,张力是外科手术中的另一根本,保持必要的张力,可以使重要结构暴露清楚,使组织切割效率更高,适当的张力贯穿于外科手术的始终,要刻在外科医生的骨子里。
三、器械操作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并拿到一把趁手的兵器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左手器械:刚开始使用的鸭嘴钳,因其开合角度大,夹持区域多,对于肠道损伤小,尤其适合在经腹手术的开局使用,牵拉肠管及筋膜,效果极佳,尤其是对于较为肥胖的患者(脂肪颗粒较多且碎),弯钳在这种场景下的应用相对较为乏力。但器械的使用并非一成不变,当进入到G氏筋膜之后,弯钳的尖端可以帮助术者处理更为精细的解剖结构:肾上腺上中下动脉以及肾上腺静脉、膈下静脉等。
右手器械:正如张骞教授在书中提到的超声刀使用方法,超声刀作为切割、止血的利器,是外科医生最重要的兵器。熟练掌握超声刀的使用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除了最常用的切割、止血功能,还可以推、拨、拉。 ①可以在筋膜层面保持激发的同时向前推进; ②可以在血管旁通过刀头的开合,进行小范围的游离暴露; ③可以利用工作刀头,在合适的角度模拟直角钳进行血管的游离; ④可以把刀头微微张开,在进行牵拉暴露的同时,增大接触面积,减少局部压强。
首先要保持手的稳定,指哪打哪。其次,把“手"通过器械延续进腹腔内,器械不再是单纯的器械,而是手的延伸,感受一下,如果双手在这个过程中要如何配合操作。
四、总结
手术可以拆分开,变成每一次牵拉,每一次切割,每一次止血,而这些细节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台手术。如学习阅读一样,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才能做到融汇贯通。完善每一个细节,手术自然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术后碎碎念:
很多年轻医生会觉得一些细节没有必要深究,把一台手术做完就是胜利。在我看来,做一台手术,而不是只做一台手术,通过一台手术,窥探手术的根本。庖丁解牛的状态每个人都会羡慕,但如何做到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