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病例】 单纯附睾扭转

来自  大家泌尿  2021-08-18

单纯附睾扭转非常少见,其症状体征类似于附睾炎,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附睾梗死,术前确诊困难。本文报道1例单纯附睾扭转伴睾丸附件扭转病例资料,为临床诊治附睾扭转积累经验。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11岁,因“左侧阴囊疼痛伴红肿4d”2019年6月16日入院,无发热、呕吐、腹痛等,大小便正常。发病后3d曾于我院门诊就诊,以附睾炎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疼痛加重,故收住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史。第2胎第1产,生长发育正常。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

 

查体:体温36.6℃,血压102/59mmHg。左侧阴囊红肿、触痛、皮温高,左侧睾丸肿大、质硬、触痛,以左睾丸上极为著,抬举试验阳性。左侧精索略增粗,有触痛。右侧睾丸在阴囊内,大小质地正常。入院彩超提示:左侧附睾增大,实质回声减低,不均匀(以附睾头为著),血流信号丰富,左侧睾丸血流信号丰富。血常规:白细胞7.69x109/L,中性粒细胞66.5%,血红蛋白125 g/L,血小板356x109/L,C-反应蛋白0.5mg/L。考虑左侧附睾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入院次日复查彩超:左侧睾丸与附睾之间回声不均区(附件扭转可能),左侧附睾增大,血流信号丰富,遂行左侧阴囊探查术。术中发现左侧附睾头部与睾丸相连,附睾头颜色暗红,附睾体尾与睾丸分离,睾丸与附睾头钻入分离间隙,使附睾头体之间发生折曲扭转,另左侧附睾头与睾丸交界处可见大小约0.6cmx0.5cm附件,坏死发黑。切除左侧坏死附件,复位左侧附睾并行左侧睾丸固定术(图1A、B、C),术后3d痊愈出院。术后左睾丸附件标本病理:组织局部被覆柱状上皮,间质弥漫出血、变性坏死。术后1月复查左侧阴囊无红肿,左睾丸略增大、质硬。彩超:左侧附睾头回声增强,左侧睾丸及附睾血流信号正常。符合术后改变。

 

 

讨论

 

正常附睾是通过上下韧带和附睾系膜附着于睾丸,使附睾不致发生单独的扭转。附睾整个或者部分附着异常,长襻附睾,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如感染或者外伤,可发生游离附睾的扭转[1]。目前报道的附睾扭转有两种类型:头部扭转和体部扭转,分别对应附睾头部和体部与睾丸连接异常。该例患儿附睾属于长襻型,体部系膜缺如,可能附件扭转,提睾肌收缩促使睾丸及其相连的附睾头部钻入系膜间隙发生附睾折曲扭转。

 

附睾扭转的症状体征与附件扭转、附睾炎早期无明显差异,均为患侧阴囊红肿,睾丸肿大、触痛,如扭转明显可有睾丸抬举试验阳性。但附睾扭转患儿对抗生素治疗无效,阴囊疼痛持续加重,没有附件扭转坏死后自觉疼痛减轻的缓解期。

 

附睾扭转的超声表现为睾丸具有正常形状和回声,内部血流信号正常;附睾明显肿大,回声异常,血管信号减少2-3;轻度鞘膜积液和阴囊壁增厚。但这些表现并不特异。笔者诊治的这例附睾扭转有完整的阴囊系列超声检查,术前1次超声检查提示左侧附睾增大,实质回声减低,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诊断为附睾炎,没有鞘膜腔积液,符合缺血早期组织水肿改变,且术后1月彩超提示左侧附睾头回声增强,符合左侧附睾头缺血再灌注后修复改变(图2A、B)。该例附睾扭转没有坏死可能是因为扭转发生在头部与体尾连接外,而附睾的头尾分别由睾丸动脉和输精管动脉供血有关,附睾头尾部两支动静脉间有交通支。除了附件扭转、附睾炎,附睾附件扭转也是需要临床鉴别的阴囊急症之一,但附睾附件扭转与睾丸附件一样,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变化可资鉴别。

 

附睾扭转后如不及时手术,会发生附睾坏死或者梗死,复位后如附睾血运恢复行睾丸固定术或者附睾与睾丸白膜固定。如果扭转附睾已坏死,可根据情况行附睾部分切除或者附睾全切术。总之附睾扭转非常少见,如患儿临床表现和病程变化与常见的阴囊急症明显不符,应积极手术探查。

 

来源:罗添华,张旭辉,孙玉芳.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1,(05):449-450.

 

下一篇
【指南 】早泄与勃起功能障碍共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早泄( PE) 与勃起功能障碍( ED) 是男性最为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两者经常共存,且相互影响。男性同时存在PE和ED,称为PE与ED共病。患者先发PE,后发生ED; 先发生ED后发生PE; 或PE、ED同时发病,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并不完全相同。目前缺乏PE与ED 共病的确切定义,而且PE与ED共病的发病特征模糊,缺乏对发病特征的系统描述,引起了临床诊疗概念的混淆。因此为规范PE与ED共病的诊疗,特制定本共识,尝试对PE与ED共病进行系统的描述,为PE与 ED共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科学、精准的临床治疗方案,以提高共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发病特点   关于“ED/PE 共病”的临床特征,现有文献尚缺乏准确的描述;编写组根据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经过反复讨论,依据ED、PE发生时间的先后,对“ED/ PE 共病”不同类型的临床特征描述如下。   1、先ED后PE初始的射精功能和IELT正常, ED发生后,IELT才逐渐缩短。这类患者的ED发生多有明确的病因,如血管因素、精神因素等。   2、 先PE后ED初始患者的勃起功能正常,PE发生后,勃起功能才逐渐减退。这类患者 ED 的发生原因往往不如前者明显。因此对于PE病程较长的患者,应注意评估其勃起功能。   3、PE /ED 同时发生或分辨不清发病时即有勃起功能障碍,也存在早泄。表现为性生活时阴茎勃起不佳的情况下插入前或插入后很快即射精。临床上也存在一部分患者认知、表达能力较差,对ED、 PE 发生时间孰先孰后表达不清的情况,也归属到此类型。   在评估ED的IIEF-5 评分量表和评估PE三要素或 PEDT 评分量表中,均含有不少情绪及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不管是 ED 还是 PE 发生在先,均可导致性生活满意度下降,也可能导致另一个疾病评分值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在询问患者临床特征时,应该仔细甄别PE与 ED,认真分辨 PE、ED 症状的先后关系。对于临床上确实无法明确先后关系的病例, 可以归为第三类。   PE 与 ED 共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相关性   PE的病因学: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5-HT神经递质紊乱、阴茎头敏感性过高、遗传变异、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等。ED 的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心理性、混合性三种,器质性包括血管、解剖性、神经等因素; 心理性包括抑郁、焦虑、关系冲突、性心理问题等 ; 混合性则包含了多种致病因素。   虽然目前认为这两种性功能障碍具有独立的发病机制,但二者也可相互影响。ED合并PE的机制可能是由于中枢、激素、药物诱导和/或心理等因素相互作用而介导的。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PE和 ED共享一个恶性循环,PE患者试图控制射精,主观上会尽力降低兴奋性,延长性交时长,但这会导致ED的出现或加重; 而ED患者试图实现勃起,通常会加强刺激强度,这又会导致ED患者射精过快。另外轻度ED会影响对射精的控制力; 射精后会迅速消肿,亦会导致 ED 的发生。有时射精过快,也会掩盖后续出现的ED; 有时PE出现持续性焦虑时,ED症状也会显露得更严重。所以基于相同发病机制,并同时出现的PE和ED,被定义为缺乏控制的勃起与射精( LCEE) 。   多数情况下,许多病理生理途径可以共存,且通常都会存在心理成分( 性行为焦虑、心理或人际关系问题等) ,相关研究也表明ED与PE共病的风险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因素显著相关,而较少依赖于器质性因素。因此,ED 和 PE 的发生常常并存且程度存在相关性。一项在中国开展的研究表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IIEF-5) 与早泄诊断工具( PEDT) 存在显著负相关( r = - 0.29,P < 0.001) ,推测ED和PE共病源于严重心理负担。相关研究表明,在不同国家ED并发PE的几率从4倍增加到11倍; PE 并发ED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PE的3倍。因此,PE 和ED虽然在发病机制上有所差异,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PE /ED 的共病诊断   1、病史及性生活史采集   现病史及性生活史是诊断早泄(PE) 与勃起功能障 碍( ED) 共病 的 重 要 依 据。现病史及性生活史中设法弄清以下几个问题。详细的询问患者是否有勃起困难,勃起不坚或 是勃起不持久,同时询问患者是射精前疲软还是射 精后疲软,用来鉴别患者到底是早泄,还是勃起困难。ED是否合并有PE,PE是先于ED发生,或是ED发生在前,PE在后,或是PE与ED同时发生。ED及PE共病的严重的程度,依据IIEF-5评分及PEDT评分初步判断ED及PE的严重程度。   2、体格检查   每位患者都必须进行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为重点的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作为男性PE与ED共病患者初步评估的一部分,如阴茎硬结症及提示性腺功能 减退的体征和症状。   3、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主诉、危险因素、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及PE与ED的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检验及检查,对于重度ED合并轻度PE的患 者应该重点针对ED做相关的检验及辅助检查。对于重度PE合并轻度ED的患者应该重点针对PE进行相关的检验或是检查。对于轻中度ED及轻中度PE的患者则两者兼顾进行检验和检查。对于ED合并继发性PE需要针对导致PE的因素进行检验或检查。   血液检测   包括血糖检测 、激素检测 ( 甲状腺激素、清晨的睾酮总量以及生物可利用的 或游离睾酮,催乳素及其他生殖激素) 。PE与ED共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更高于单种疾 病,因此对于共病患者更应该多的关注可能存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最近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检 测血液中叶酸水平对 PE 于 ED共病进行诊断。   特殊检查   根据患者的主诉、危险因素、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及PE与ED的严重程度进行针 对性的检查,评估勃起功能的检查包括:   ( 1) 鉴别心理性或是器质性ED可行夜间阴茎肿胀和硬度测试;   ( 2) 评估阴茎血管功能可行海绵体内注射试验;   ( 3) 诊断血管性ED可行阴茎彩色双功能超声;   ( 4) 仅对考虑行血管重建手术的患者应行动脉造影和动态海绵体造影;   ( 5) 如果因患者的病史需要可行以下检查评估射精功能 :   ①阴茎生物感觉阈值测定;   ②阴茎背神经体性感觉诱发电位测定;   ③球海绵体反射潜伏期测定。   研究表明PE合并ED的患者存在更低的阴茎敏感性。如果患者以上同时符合ED的检查诊断及早泄的检查诊断,可考虑为PE与ED共病。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早泄与勃起功能障碍共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男科学杂志.2021.27(5):461-466.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