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指南 】早泄与勃起功能障碍共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来自  大家泌尿  2021-08-18

早泄( PE) 与勃起功能障碍( ED) 是男性最为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两者经常共存,且相互影响。男性同时存在PE和ED,称为PE与ED共病。患者先发PE,后发生ED; 先发生ED后发生PE; 或PE、ED同时发病,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并不完全相同。目前缺乏PE与ED 共病的确切定义,而且PE与ED共病的发病特征模糊,缺乏对发病特征的系统描述,引起了临床诊疗概念的混淆。因此为规范PE与ED共病的诊疗,特制定本共识,尝试对PE与ED共病进行系统的描述,为PE与 ED共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科学、精准的临床治疗方案,以提高共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发病特点

 

关于“ED/PE 共病”的临床特征,现有文献尚缺乏准确的描述;编写组根据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经过反复讨论,依据ED、PE发生时间的先后,对“ED/ PE 共病”不同类型的临床特征描述如下。

 

1、先ED后PE初始的射精功能和IELT正常, ED发生后,IELT才逐渐缩短。这类患者的ED发生多有明确的病因,如血管因素、精神因素等。

 

2、 先PE后ED初始患者的勃起功能正常,PE发生后,勃起功能才逐渐减退。这类患者 ED 的发生原因往往不如前者明显。因此对于PE病程较长的患者,应注意评估其勃起功能。

 

3、PE /ED 同时发生或分辨不清发病时即有勃起功能障碍,也存在早泄。表现为性生活时阴茎勃起不佳的情况下插入前或插入后很快即射精。临床上也存在一部分患者认知、表达能力较差,对ED、 PE 发生时间孰先孰后表达不清的情况,也归属到此类型。

 

在评估ED的IIEF-5 评分量表和评估PE三要素或 PEDT 评分量表中,均含有不少情绪及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不管是 ED 还是 PE 发生在先,均可导致性生活满意度下降,也可能导致另一个疾病评分值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在询问患者临床特征时,应该仔细甄别PE与 ED,认真分辨 PE、ED 症状的先后关系。对于临床上确实无法明确先后关系的病例, 可以归为第三类。

 

PE 与 ED 共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相关性

 

PE的病因学: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5-HT神经递质紊乱、阴茎头敏感性过高、遗传变异、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等。ED 的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心理性、混合性三种,器质性包括血管、解剖性、神经等因素; 心理性包括抑郁、焦虑、关系冲突、性心理问题等 ; 混合性则包含了多种致病因素。

 

虽然目前认为这两种性功能障碍具有独立的发病机制,但二者也可相互影响。ED合并PE的机制可能是由于中枢、激素、药物诱导和/或心理等因素相互作用而介导的。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PE和 ED共享一个恶性循环,PE患者试图控制射精,主观上会尽力降低兴奋性,延长性交时长,但这会导致ED的出现或加重; 而ED患者试图实现勃起,通常会加强刺激强度,这又会导致ED患者射精过快。另外轻度ED会影响对射精的控制力; 射精后会迅速消肿,亦会导致 ED 的发生。有时射精过快,也会掩盖后续出现的ED; 有时PE出现持续性焦虑时,ED症状也会显露得更严重。所以基于相同发病机制,并同时出现的PE和ED,被定义为缺乏控制的勃起与射精( LCEE) 。

 

多数情况下,许多病理生理途径可以共存,且通常都会存在心理成分( 性行为焦虑、心理或人际关系问题等) ,相关研究也表明ED与PE共病的风险与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因素显著相关,而较少依赖于器质性因素。因此,ED 和 PE 的发生常常并存且程度存在相关性。一项在中国开展的研究表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IIEF-5) 与早泄诊断工具( PEDT) 存在显著负相关( r = - 0.29,P < 0.001) ,推测ED和PE共病源于严重心理负担。相关研究表明,在不同国家ED并发PE的几率从4倍增加到11倍; PE 并发ED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PE的3倍。因此,PE 和ED虽然在发病机制上有所差异,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PE /ED 的共病诊断

 

1、病史及性生活史采集

 

现病史及性生活史是诊断早泄(PE) 与勃起功能障 碍( ED) 共病 的 重 要 依 据。现病史及性生活史中设法弄清以下几个问题。详细的询问患者是否有勃起困难,勃起不坚或 是勃起不持久,同时询问患者是射精前疲软还是射 精后疲软,用来鉴别患者到底是早泄,还是勃起困难。ED是否合并有PE,PE是先于ED发生,或是ED发生在前,PE在后,或是PE与ED同时发生。ED及PE共病的严重的程度,依据IIEF-5评分及PEDT评分初步判断ED及PE的严重程度。

 

2、体格检查

 

每位患者都必须进行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为重点的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作为男性PE与ED共病患者初步评估的一部分,如阴茎硬结症及提示性腺功能 减退的体征和症状。

 

3、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主诉、危险因素、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及PE与ED的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检验及检查,对于重度ED合并轻度PE的患 者应该重点针对ED做相关的检验及辅助检查。对于重度PE合并轻度ED的患者应该重点针对PE进行相关的检验或是检查。对于轻中度ED及轻中度PE的患者则两者兼顾进行检验和检查。对于ED合并继发性PE需要针对导致PE的因素进行检验或检查。

 

血液检测

 

包括血糖检测 、激素检测 ( 甲状腺激素、清晨的睾酮总量以及生物可利用的 或游离睾酮,催乳素及其他生殖激素) 。PE与ED共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更高于单种疾 病,因此对于共病患者更应该多的关注可能存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最近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检 测血液中叶酸水平对 PE 于 ED共病进行诊断。

 

特殊检查

 

根据患者的主诉、危险因素、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及PE与ED的严重程度进行针 对性的检查,评估勃起功能的检查包括:

 

( 1) 鉴别心理性或是器质性ED可行夜间阴茎肿胀和硬度测试;

 

( 2) 评估阴茎血管功能可行海绵体内注射试验;

 

( 3) 诊断血管性ED可行阴茎彩色双功能超声;

 

( 4) 仅对考虑行血管重建手术的患者应行动脉造影和动态海绵体造影;

 

( 5) 如果因患者的病史需要可行以下检查评估射精功能 :

 

①阴茎生物感觉阈值测定;

 

②阴茎背神经体性感觉诱发电位测定;

 

③球海绵体反射潜伏期测定。

 

研究表明PE合并ED的患者存在更低的阴茎敏感性。如果患者以上同时符合ED的检查诊断及早泄的检查诊断,可考虑为PE与ED共病。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早泄与勃起功能障碍共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男科学杂志.2021.27(5):461-466.

下一篇
【干货 】精索静脉曲张病例精解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8岁。结婚1年,不育,站立较长时间后左侧阴囊坠胀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腰困、血尿等不适症状。   个人及家族史   体健,已婚未育,无家族遗传病史。   专科检查   阴囊左侧松弛,左侧睾丸位置明显偏低,左侧精索区域触及“蚯蚓状”质软团块。右侧精索区域未触及异常。双侧睾丸、附睾大小、形态正常,无触痛。   辅助检查   ①阴囊彩超示左侧精索静脉最大内径3.1mm,Valsalva试验可探及反流。右侧精索静脉最大内径1.5mm,Valsalva试验未探及反流,双侧睾丸大小基本正常。   ②泌尿系彩超示双肾、双侧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③精液常规:精液量4mL,40分钟液化,精子浓度13x106/mL,检查精子总数334个,A级12%,B级16%,精子活率43%,形态正常,无畸形。   入院诊断   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度;②不育。   治疗经过    全麻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   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诊断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据文献报道,90%精索静脉曲张发生于左侧。左侧发病率高与下列原因有关:   1、人体平时多取直立姿势,使精索静脉内血流必须克服重力自下而上回流;   2、静脉壁及邻近的结缔组织薄弱或提睾肌发育不全,削弱了精索内静脉周围的依托作用;   3、左侧精索内静脉瓣膜缺损或关闭不全多于右侧;   4、左侧精索内静脉位于乙状结肠后面,易受到肠道压迫影响其通畅;   5、左精索静脉呈直角进人肾静脉,行程稍长,静水压力较高;   6、左肾静脉位于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之间,肾静脉受压可影响精索内静脉回流,形成所谓近端钳夹现象;   7、左髂总动脉可能使左髂总静脉受压,影响左输精管静脉回流,形成所谓远端钳夹现象。   精索静脉曲张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丝虫性精索淋巴管曲张:精索粗厚,迂曲,扩张,与精索静脉曲张相似,但有反复发作的丝虫性精索炎的病史,触诊精索下部有较细小的索团状肿块,立位明显,卧位减轻,透光检查不呈现静脉的紫蓝色。人睡后外周血中可查到微丝蚴。   ②丝虫性精索炎:阴囊部坠胀不适,精索增厚,但反复发作性局部剧痛或钝痛,并向下腹部反射,精索增粗,压痛明显,精索下端可出现小硬结。   ③输精管附睾结核:阴囊部位坠胀不适,但输精管增粗呈串珠状硬性改变,附睾尾部有不规则肿大、变硬及硬结,可与阴囊粘连形成窦道。   病例点评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静脉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占男性人群的10%~15%,多见于青壮年。目前已公认可触及的精索静脉曲张可影响生育。   本例患者精液常规多项指标不符合正常精液标准。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精索静脉内血液滞留,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生精小管变性,影响精子的发生;   ②血液滞留影响睾丸血液循环,睾丸组织内二氧化碳蓄积影响精子的发生;   ③左侧精索静脉反流来的肾静脉血液,将肾上腺和肾脏分泌的代谢产物,如类固醇、儿茶酚胺、5-羟色胺可引起血管收缩,造成精子过早脱落;   ④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可影响右侧睾丸功能,因双侧睾丸间静脉血管有丰富的交通支,左侧精索静脉血液中的毒素可影响右侧睾丸的精子发生。     本文引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泌尿外科 病例精解》
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