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干货 】定时CIC的案例《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文建国 2021 观点》
案例一:
男性,60岁,以“尿频、尿急、尿不尽3年,伴下腹不适和遗尿 2 天”门诊就诊。
行腹部彩超、前列腺指检、尿液和前列腺液常规等,提示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感染、残余尿量约200mL,右肾轻度积水,前列腺炎。曾经口服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无效。患者可以自行排尿,但是2天前患者突发尿量减少,排尿困难。
治疗建议:控制感染后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患者拒绝留置导尿管,遂建议每天定时CIC,晨起和晚上睡眠前各进行CIC一次,控制饮水及药物治疗2 周后再次评估是否可以行手术治疗。
案例二:
男性,58岁,因车祸导致“T10椎体粉碎性骨折伴完全脱位”,2个月前行“T10椎体骨折伴脱位复位+内固定术”。现在可佩戴胸腰托支具双手扶持下坐数小时,但不能站立、行走,部分排尿但尿量较少。
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约210mL,无输尿管膀胱反流,无肾脏损伤。”尿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无收缩,膀胱充盈至500 mL时逼尿肌压力升至40 cmH2o,发生充盈性尿失禁。能腹压排尿,但是排尿后残余尿较多,和B超测定的残余尿一致。
治疗建议:每天定时CIC,晨起和晚上睡眠前各进行一次 CIC。其他时间,鼓励患者腹压排尿。记录排尿日记,了解饮水和排尿规律,寻找安全膀胱容量下的合理腹压排尿间隔时间。定期随访和泌尿系统B 超检查。
案例三:
女性,8岁,以“夜间自幼遗尿”就诊,患儿白天无尿失禁。自诉能自行排尿。患儿出生后曾因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行手术治疗。遗尿药物治疗2个月未见明显好转。
B 超检查显示膀胱壁欠光滑,残余尿 100 mL,肾脏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和治疗建议:该患儿为脊柱裂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因此建议诊断和治疗措施为:
1、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逼尿肌和括约肌情况、膀胱顺应性及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等;
2、禁止憋尿和鼓励多排尿,如课间一定去厕所排尿,饭后1小时内一定排尿等;
3、每天定时CIC 即晨起和晚上睡眠前各进行一次 CIC,
4、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5、尿常规排除泌尿系统感染;
6、记录排尿(导尿)日记,指导CIC。
总之,STCIC 是CIC 的组成部分,主要适用于仍能自主排尿(或腹压排尿)但是残余尿明显增多,尤其伴有尿失禁和反复 UTI病史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STCIC 主要指晚上睡觉前和晨起时各进行一次CIC。用有限的导尿次数治疗显著的残余尿增多及其引起的充盈性尿失禁和泌尿系统感染,预防上尿路损害,为膀胱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本文引自《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文建国2021观点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