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干货】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这种方法更有优势

来自  翟晓强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01-07

精索静脉曲张(VC)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迂曲、扩张和伸长,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常导致阴囊内容物疼痛不适、睾丸功能进行性减退,也可导致青春期男性睾丸萎缩。手术是治疗VC的有效方法,可改善精液质量(60%~76%)、提高受孕率(31%~36%),改善患者疼痛症状(50%~94%),使青春期男性睾丸追赶性生长(60%~78%)。


VC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腹膜后或腹股沟管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介入栓塞治疗,以及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其中,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已逐渐成为VC治疗的金标准。本篇内容将从疗效、并发症、损伤等着重讲解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优势。


1.疗效


(1)精液改善情况


一项来自埃及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组(82例)和常规精索静脉结扎术组(80例)对VC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术后精子浓度和活力改善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组显著优于常规精索静脉结扎术组。同时,结果也证实术后精子浓度和活力改善超过50%患者的比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组较常规精索静脉结扎术组更高,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术后1年怀孕率,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组为37.8%、常规精索静脉结扎术组为21.2%。

图1

 

图2


另一篇发表于2019年的综述显示,相较于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结扎术、开放手术和介入治疗,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1年内怀孕率最高(41.9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3


(2)疼痛改善


部分VC患者在站立位和活动后疼痛加剧,手术治疗需要特别关注对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

 
一项来自土耳其的前瞻性研究,对27例疼痛的VC患者进行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平均VAS评分为6.5分(5~8)、术后3个月平均VAS评分为0.7分(0~5)、术后6个月平均VAS评分为0.3分(0~4);术后3个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改善比例分别为:85.2%、11.1%和3.7%;术后6个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改善比例分别为:88.8%、7.5%和3.7%。可以发现,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因疼痛就诊的VC患者可使其疼痛明显改善。


另一项韩国的前瞻性研究,选取2006年~2009年114例伴有疼痛的VC患者进行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旨在评价1年后患者疗效。结果显示,1年后104例(91.2%)患者疼痛完全或者明显缓解,只有10例(8.8%)患者疼痛未见明显缓解。


图4


(3)睾丸追赶性生长


青春期VC患者需要特别关注睾丸追赶性生长的情况。


日本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青春期睾丸患侧萎缩的VC患者81例分为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低位)41例和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高位)40例,观察患者睾丸体积变化。结果显示,2年后两组患者的患侧睾丸都有追赶性生长。


图5


土耳其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青春期VC患者50例(平均年龄12.9±2.1岁),行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外环下),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35例(70%)出现睾丸追赶性生长。


图6


2.并发症


VC患者手术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睾丸鞘膜积液、精索内动脉损伤(睾丸萎缩)、VC的复发等。


日本的一项显示,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复发率和睾丸鞘膜积液发生率更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7


2010年发表的一篇综述也表明,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后患者复发率、睾丸鞘膜积液发生率较低,更具有优势。


图8

 


图9


3.损伤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切口小、损伤少、恢复快,并且疼痛轻,优势明显。


图10


4.平均住院日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作为日间手术进行,当天入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同时,因其操作表浅、可局麻,且损伤小也可作为门诊手术。


5.费用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虽收费较高于传统手术,但可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药物治疗费用、床位费、误工费和陪护费等,同时由于医保报销,患者实际花费增加不明显。


6.其它方面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切口隐蔽,对美观影响更小。同时,阴囊内血管团块消失更快,立竿见影。此外,也可选择提出睾丸的精索静脉结扎术,其复发率更低。


临床应用中,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更具有以下优势:


(1)适合于同时行显微去神经术,治疗慢性阴囊疼痛综合征;


图11


(2)适合于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患者(精索静脉存在很大变异)。


图12


此外,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的学习和操作有助于重新认识精索内脉管系统解剖特点。


图13

 


图14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科常见病,手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而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复发率更低,是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金标准。


来源:翟晓强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下一篇
【指南】 NMIBC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其中,70%~80%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或标签膀胱癌(SBC),其标准治疗方案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同时,研究表明NMIBC术后存在50%~70%的肿瘤复发率和10%~20%的肿瘤进展率,因此需要进一步辅以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简称膀胱灌注)。 医院及科室开展NMIBC膀胱灌注的条件保障 1.组织架构 首先,开展膀胱灌注治疗的单位应能够开展膀胱肿瘤的系统治疗,尤其是首先具有NMIBC整体治疗的概念(手术一辅助治疗)。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基于膀胱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理念,建议建立相应的多学科团队,针对每一个个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灌注方案及疗程等。最后,建议多学科团队制定膀胱灌注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以充分保障膀胱肿瘤患者的安全。 2.人员配备 建议开展膀胱灌注的医院或科室配备通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膀胱灌注治疗的适应证、灌注方案选择和剂量制定原则、灌注毒副反应的防治及药物配置防护等的专科医师和护师,保证膀胱灌注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安全。 3.设备匹配 由于灌注药物的特殊性,推荐其在专门的药物配置地点集中配置,并配备特殊防护设保障患者及医护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4.患者管理 基于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长周期及肿瘤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应建立针对NMIBC膀胱灌注患者治疗的患教团队(包括医师、护师和随访人员)。同时,定期开展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教育(药物疗效、副作用及处理、灌注技巧等)。此外,进行膀胱肿瘤随访数据的登记和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 患者评估与治疗方案选择 基于膀胱肿瘤术后的膀胱灌注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灌注治疗本身的复杂性,建议要严格把握灌注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并依据规范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1.化学药物灌注治疗 (1)适应证和禁忌证 ①适应证:NMIBC(Ta、T1、Tis)的膀胱腔内灌注治疗。 ②禁忌证:膀胱内活动性出血、膀胱穿孔、急性泌尿系感染、严重灌注后化学性膀胱炎。 (2)灌注方案 ①术后即刻灌注:适用于所有NMIBC;应在术后24 h内完成,最好在术后2 h内完成即刻灌注。 ②早期灌注:适用于中危和高危NMIBC;术后1周开始,每周1次,共4~8周。 ③维持灌注:适用于中危和高危NMIBC;早期灌注结束后,每月1次,共6~12个月。 表1:膀胱灌注常用化学药物的用法   2.BCG灌注免疫治疗 (1)适应证和禁忌证 ①适应证:中高危NMIBC。 ②禁忌证:膀胱或尿路有新鲜创面时减毒菌株可能入血播散或在局部定植;膀胱手术后2周内;明显肉眼血尿;有尿道损伤者;有症状的泌尿系感染;BCG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伴有活动性结核。 (2)灌注方案 BCG单次灌注无明显获益,因此需要长期维持灌注。 临床操作 在膀胱灌注治疗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应进行相应的安全准备,把握必要的技术要点及难点,提高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疗效评估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肿瘤的病理类型辅以相应膀胱灌注治疗后,结核肿瘤学特点,相应医院及科室的设备条件,制定合理的后续评估与持续治疗流程,以提高膀胱肿瘤的诊疗效果。 临床风险事件的管理和控制 1.NMIBC膀胱灌注实施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处置标准、流程和方案 针对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过程中的治疗特点,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意外情况,如药敏反应、尿道出血、药物污染及尿管留置困难等意外情况,各治疗单位应制定处理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及疗效。 2.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处理管理 针对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可能产生一系列膀胱炎、膀胱刺激症状及脓毒血症等近、远期并发症,应制定处理不同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参照毒性反应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积极处理不良事件,利于患者并发症的管理。 表2:膀胱灌注治疗的毒性反应评价标准   (1)灌注化学药物相关并发症 ①化学性膀胱炎:症状轻者持续约数日后可自行缓解,也可给予对症治疗;对于症状较重者如出现大量血尿,持续的尿频、尿急的患者,应暂时停止灌注治疗,并遵照膀胱炎的治疗原则予以积极治疗。 ②膀胱壁钙化:多由于反复多次灌注化疗药物引起,一般不需要作特殊治疗,但要注意与膀胱肿瘤复发相区别。 ③其他:胃肠道反应、嗜睡、乏力也比较常见,系药物吸收后系统表现,往往持续时间不长,大多在患者恢复饮食排尿后缓解。膀胱挛缩、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应停止药物灌注。 (2)灌注BCG相关并发症 ①发热、全身不适合类似流感样症状:如果体温超过38.5℃连续超过2天,应考虑播种性结核杆菌感染,需要停用BCG,同时抗结核治疗。 ②膀胱刺激症状:症状轻者停用BCG至症状消失,并积极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后胆碱能阻止药物治疗。 ③其他器官的肉芽肿性病变:通过胸部X线检查和肝脏组织针刺活检进行诊断,治疗上需停用BCG,进行抗结核治疗。 ④脓毒血症:一旦发生即需要积极抗结核治疗,必要时考虑使用类固醇激素。另外,卡介苗灌注时机一般选择在TURBT手术2周后创面修复同时无肉眼血尿情况下进行。 ⑤BCG灌注后还可以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皮肤过敏反应、关节炎等免疫炎性反应,发生后需积极抗结核治疗。 参考文献: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安全共识(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12):983-989.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