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干货】膀胱阴道瘘的治疗

来自  CUG  2019-12-23

泌尿生殖瘘是指生殖道与泌尿道之间形成异常通道,尿液自阴道自主排出,不能控制。全世界200~700万女性患病,妇科手术发病率0.2%~1%。在发达国家,90%的泌尿生殖瘘患者为医源性膀胱损伤造成,在我国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原因也主要为手术损伤。而膀胱阴道瘘(VVF)是其中一种,其确诊主要通过泌尿生殖道造影和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VVF的保守治疗


1.保守治疗的指征


对术后即刻发现的瘘口<3 mm的单纯性膀胱阴道瘘。


2.保守治疗的方法


(1)持续膀胱引流,可选择导尿管或膀胱造瘘引流3~4周:


①小的瘘口有自愈的可能性;


②如果瘘口变小,可增加引流2-3周;


③瘘口没有变化,需准备手术。


(2)药物治疗:雌激素、抗生素、M受体阻断剂等,其中雌激素的使用时间应特别注意。


VVF的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于VVF第一次修补是最佳时机。原则上,产科瘘一般在分娩后3个月手术治疗,但尚存在争议;外科瘘如果在术后48小时内发现,应立即修补,否则应该在3个月后修补;放射瘘瘘口发生12月后再考虑修补。然而,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即刻的修补效果好于延迟修补,故以上手术修补时间尚存在争议。


国外数据显示,Waaldijk等在VVF发生后3~75天内施行手术,在1575例产科瘘患者中获得93.2%的成功率,最终得出结论对于VVF的手术时间没有特殊要求。


2.手术方式的选择


(1)经阴道入路


经阴道入路主要应用于以下患者:


①初次修补,瘘口位置较低;


②瘘口较小的单纯性膀胱阴道瘘患者(瘘口直径<2.5 cm);


③有足够大的阴道容积,必要时可行会阴侧切;


④阴道壁柔软,血供未受损;


⑤瘘口周围有足够的正常阴道壁;


⑥多次腹部手术史,推荐首选经阴道修补治疗。


优点: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多次实施。


缺点:暴露不够清楚、切除疤痕不够彻底,在某些复杂的膀胱阴道瘘并不能取得良好疗效。国外学者认为,其有可能引起引道腔缩小,对于性生活活跃者需要特别注意。


 

(2)经腹部入路


经腹部入路主要应用于以下患者:


①适用于阴道条件差的患者;


②膀胱容量小或顺应性低,术中需同时行膀胱扩大成形术的患者;


③合并输尿管梗阻或输尿管瘘;


④复杂性膀胱阴道瘘或合并肠瘘;


⑤其他需手术的腹腔内疾病;


⑥经阴道修补失败的复发瘘等情况。


缺点:损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增加腹腔脏器损伤、腹腔粘连或感染的概率。


国外一则文献报道,经阴道成功率为260/286(90.9%),经腹腔成功率为210/250(84.0%)。


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


优点: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独特的视野下,有利于更加清晰地暴露并观察膀胱侧及阴道侧瘘口;能进行更加细致地游离,精准地缝合。


一项包含44个回顾性研究的报道显示,共256例VVF患者进行腔镜治疗后,成功率为80%~100%。


(3)经膀胱途径


经膀胱途径主要应用于以下患者:


①瘘口位于膀胱三角区上部、膀胱底部的高位瘘;


②阴道狭窄暴露困难无法经阴道修补的;


③膀胱子宫瘘及经阴道修补失败的复发瘘。


优点:不需要打开腹腔,可以直视下看清输尿管口和瘘口的关系,降低了损伤输尿管的可能。


缺点:仍有开放性伤口,恢复较慢。


(4)经尿道腔镜+经阴道


上海九院报告了5例VVF,经尿道腔镜+经阴道联合途径,成功率为100%,但仅纳入瘘口直径小于3cm的患者。对于瘘口较大的患者,这种手术方式可能并不适用。


(5)尿流改道


对于复杂型、修补失败和局部条件差难以进行修补的患者,可选择尿流改道治疗。


目前的一些争议


1.组织填充物是必须的吗?


膀胱阴道之间的组织填充不是所有的手术都需要,目前无有效证据证明填充手术的有效性。国外产科相关的VVF术中填充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主要依靠手术技巧的提升。对于瘘道周围组织纤维化严重、血供不良,瘘口较大者可选用,也常用在复发的VVF。填充物一般采用阴唇脂肪垫、大网膜、腹膜等组织。


2.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越长越好?


国外一篇文献报道,VVF修补术后留置尿管1周或2周没有差异,在术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发热、导尿管堵塞以及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无差异。


3.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


压力性尿失禁是VVF修补术后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发生在膀胱颈部的VVF,报道显示术后发生率为6.5%~10%。


对于此类压力性尿失禁,使用合成吊带治疗需谨慎,有学者建议尽量使用自体筋膜修补。


总之,对于VVF的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前完善评估、充分准备,术中瘘口的良好暴露、足够的瘘孔周围组织分离和良好的瘘口关闭(无张力、良好的水密性、多层次修复和错位缝合),以及膀胱阴道间隙组织植入、通畅的膀胱引流,必要时的粪便改道。


来源:惠鹏宇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下一篇
【病例】16岁少女男性化,竟是因为它
8年前超声提示左肾肿物却未予治疗,16岁再度入院,查体发现出现男性化特征,探查病因竟是一种罕见病。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16岁,因“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占位8年余”入院。患者8年前因阴蒂肥大、面部痤疮入院就诊,腹部彩超提示左肾上腺肿物(4.5 cm×3.9 cm),未诊治。近日因闭经就诊,肾上腺彩超提示左肾上腺肿物(8.1 cm×7.8 cm×8.0 cm)(图1),血睾酮5.44 ng/ml,遂以“左肾上腺占位”收入院。 图1:肾上腺彩超 查体:喉结突出,声音低沉,面部、胸、背部痤疮样丘疹;胸部毳毛多且粗重,乳房发育差;阴毛浓黑,阴蒂较大;其余无阳性体征。 内分泌检查:醛固酮、血浆皮质醇、24 h尿香草杏仁酸(VMA)、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卧位)、甲功三项及血糖均在正常值范围;雌二醇119 pg/ml,促卵泡生成素1.1 mIU/ml,促黄体生成素1.79 mIU/ml,泌乳素16.33 ng/ml,孕酮2.32 ng/ml,睾酮5.44 ng/ml。 CT提示:左肾上腺区肿块,约8.1 cm×7.3 cm(图2)。 图2:全腹增强CT PET-CT提示:左肾上腺区肿物(7.7 cm×7.3 cm)(图3),其他部位未发现转移灶。 图3:PET-CT 诊疗经过 当前诊断为肾上腺腺瘤性征异常症?男性化肾上腺肿瘤?于全麻下行腹腔镜左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球形肿物,大小约7 cm×8 cm(图4)。镜下所见:成片胞浆丰富核圆形细胞(图5)。免疫组化:Syn(+),CgA(-),S-100(-),Ki-67(<1%+)。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考虑非典型性肾上腺皮质腺瘤。 图4:大体标本 图5:组织病理(HE,×100) 术后复查,醛固酮、皮质醇未见异常,雌二醇111 pg/ml、促卵泡生成素4.74 mIU/ml、促黄体生成素1.42 mIU/ml、泌乳素8.46 ng/ml、孕酮0.18 ng/ml、睾酮<0.1 ng/ml。 术后2个月,患者月经正常,面部痤疮较前明显减少,乳房发育成熟,胸部毳毛明显减少,性激素及相关生化指标未见异常。 讨论 临床上单独分泌雄性激素的功能性腺瘤极其罕见,通常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单独分泌过多雄性激素的腺瘤会使女性患者存在男性化体征,表现为皮肤黝黑、阴蒂肥大、生长发育较快、肌肉发达、毛发增多、声音低沉、喉结突出、皮肤粗糙、痤疮、乳房与子宫萎缩、月经不调、经量减少、原发性闭经、色素沉着。男性患者表现为阴毛及腋毛浓密、阴茎增大、睾丸体积变小。 男性化肾上腺肿瘤除临床表现,确诊依赖内分泌和影像学检查。大部分患者24 h尿17-酮类固醇及血脱氢异雄酮明显升高,且因为肿瘤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受体而具有自主内分泌功能,因此不被ACTH兴奋的同时也不能被地塞米松所抑制。 辅助检查中,B超是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可准确定位病灶所在的位置及判断有无转移,MRI较CT更能显示出病灶与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 以下情况也可发生女性男性化:①孕妇服用具有雄激素作用的药物,可造成女性胎儿男性化;②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具有分泌睾丸能力也可导致男性化表现;③卵巢睾丸母细胞可分泌大量雄激素,可引起女性男性化体征;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患者,出生便有男性化表现。 目前,在临床上是否发生除肾上腺组织外的转移是确定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标准。良性肿瘤经手术治疗后,男性化表现明显缓解,睾酮处于正常值,月经可恢复正常。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治疗主张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同时,除手术治疗外,尚可行辅助治疗。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米托坦,可选择性使肾上腺皮质网状及束装带萎缩、坏死,但是对球状带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男性化肾上腺肿瘤在临床上发生率较低,其诊断应该结合患者典型症状、睾酮及相关激素水平,以及影像学的特征。对于男性化肾上腺肿瘤的治疗,多建议采取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并且行辅助治疗等。 来源:谢剑伟,殷波.男性化肾上腺肿瘤1例报告(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11):972-974.
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