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7年Vincenz Czerny第一次将肾部分切除术(PN)应用于肾肿瘤的治疗,此后100余年,肾部分切除术不断进行改善,至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接受。伴随而来的并发症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苟欣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和防治进行了分享。
一、PN适应证
1.绝对适应证
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孤立肾(先天性孤立肾、对侧肾功能不全或无功能者、遗传性肾癌、双侧肾癌等)。
2.相对适应证
肾癌对侧肾存在良性疾病(肾结石、慢性肾盂肾炎)或其他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动脉狭窄)。
3.可选择适应证
对侧肾功能正常,cT1a期(直径≤4 cm),肿瘤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状患者;cT1b期也可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NSS)。
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并发症防治
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N)作为保留肾单位的标准术式,对机体损伤较大,遗留切口疤痕明显,术后伤口恢复慢,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负担。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LPN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LPN操作较复杂(包括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缝合集合系统或肾实质等),并且术者成长周期长,同时高居不下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引起国内外强烈争论。
来自2014年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NSQIP)的一篇文献指出,随着术者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微创(MIPN-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较开放手术(OPN)各类并发症均显著减少。而在各类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当中,LPN的发生率虽然较高,但主要是Ⅰ、Ⅱ级并发症。
1.术中出血
(1)原因
主要为肾血管损伤。
(2)防治措施
①电凝止血配合缝合止血。
②术中完全阻断肾动脉。发现主干肾动脉较细或主干肾静脉上Hem-o-lok夹后远心端迅速充盈时要考虑到有分支的可能。
③肾静脉壁较薄,分支较多,正确区分肾静脉和腔静脉,分离右肾静脉时,常规分至肾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的上角和下角。
④汇入左肾静脉的生殖腺静脉、肾上腺中央静脉和腰静脉,必要时用Hem-o-lok夹闭或用钛夹夹闭后用剪刀剪断。
⑤术前行肾增强CT+CTU+CTA,明确肿瘤的部位及肾血管的支数,以及有无分支及异位肾动脉。
⑥术后密切观察腹膜后引流量及性状,并嘱患者绝对卧床。
2.术后出血
(1)原因
大多数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
(2)防治措施
①少量出血,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止血和延长绝对卧床时间,并充分肾周引流,同时动态观察血红蛋白波动情况。
②出血加重者,行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③顽固性出血者,立即手术探查止血或行RN,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尿漏
(1)原因
当肿瘤位置深或切除基底部组织过多损伤集合系统,术中未及时发现或缝合关闭不全。
(2)防治措施
①轻微或无梗阻尿漏:保守治疗,数周后可自行愈合。
②引流不畅或继发尿性囊肿:放置双J管引流。
③术中发现损伤较大时,可放置双J管,术后第4~7天取出,同时保持术后膀胱低压状态,避免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后准确无误记录腹膜后引流量及性状。
④术中修复集合系统时,应避免混入间质组织避免损伤血管,这可能导致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⑤术前结合影像资料充分剖析肿瘤与集合系统的解剖结构,以降低尿漏风险。
4.切缘阳性
据报道,肾部分切手术后切缘阳性总体率为0%~7%,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切缘阳性率0.7%~4%。
切缘阳性是否会影响肿瘤局部复发和患者的长期生存,目前尚无定论。在不同的中期随访期限中,远处转移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之间并无显著的差异,但切缘阳性患者局部复发率可能性更高,特别是Furhman分级较高的肿瘤。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密切随访比手术干预更可取。
(1)防治措施
①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密切随访。
②术中超声检查深部和中央肿瘤。
③阻断肾动脉,使手术视野更佳。
④在阻断肾动脉后,使用冷切除,沿肿瘤边缘的电凝标记锐性分离。
⑤术中距切缘0.5~1.0 cm之间切除瘤体是最适合的安全距离,肾单位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同时切缘阳性率明显降低。
5.肾功能不全
(1)原因
正常肾组织切除、意外损伤血管、缺血再灌注损伤均会导致肾单位丢失导致肾功能不全。
(2)常见危险因素
包括孤立肾、对侧肾功能差或术前慢性肾病、肿瘤体积较大等。
(3)防治措施
对于合并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高风险患者,需要严控术中热缺血时间(WIT):①热缺血时间<30分钟;②早期松解术:早期只有软组织缝合是在缺血的情况下进行的,肾成形术的其余部分在血运重建过程中操作。
此外,术后监测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
6.其他并发症
包括术中伤及输尿管、肾上腺、腹主动脉、膈肌、肾上腺动脉等脏器,一般较为少见;腹膜损伤;胸膜损伤;感染(肺部、泌尿系、切口)、静脉血栓形成。
总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易发生各种类型并发症,临床医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腹腔镜理论,熟知解剖路径。同时,选用合适的手术设备,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并熟练运用,适时把握术中转开放手术时机。此外,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术中出现并发症时应镇定,及时发现并及时相应处理才是关键。
来源:2019华夏泌尿健康医学论坛暨西部泌尿外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