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指南】最新前列腺癌诊疗推荐

来自  大家泌尿  2019-05-16

前列腺癌(PCa)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疾病特征、患者年龄、合并症和患者个体偏好都会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因此,任何可使用的疗法都需与患者进行充分讨论。本篇内容摘录2019EAU前列腺癌指南中的强推荐建议,阐述PCa最新诊疗方案。

 

PCa分期沿用2017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标准。


表1:2017 TNM分期

5.14图片1.png


表2:EAU关于局限性及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风险分组
5.14图片2.png


PCa分期建议:


●任意风险组分期:切勿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经直肠超声进行局部分期。


●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勿使用额外影像学途径进行分期。


●高危局限性PCa或局限性晚期PCa:进行转移性筛查,其中应至少包括横断面腹部盆腔成像与骨扫描。


●健康状况及预期寿命评估建议:参考每位患者的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合并症进行PCa管理。


1.PCa筛查和早期诊断


(1)避免在没有告知潜在风险和益处的情况下就对患者进行PSA检测。


(2)为充分知情、身体状况(PS)良好、预期寿命不少于10~15年的患者,提供个性化、充分考虑风险的策略。


(3)为PCa患病风险升高的充分知情患者,提供早期PSA检测:


①50岁以上患者;


②45岁以上且有PCa家族史的患者;


③45岁以上的非裔美国人。


(4)早期诊断的停止时间应基于预期寿命和身体状况决定;预期寿命少于15年的患者不可能从中获益。


2.PCa的诊断评估


(1)影像学


对所有患者的建议:根据PI-RADS指南,获取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并对其解读。


●对首次活检患者的建议:若mpMRI呈阳性(即 PI-RADS≥3),行靶向活检联合系统活检。


●对活检阴性患者的建议:前列腺活检前先行mpMRI;若mpMRI呈阴性(即PI-RADS≤2),且临床怀疑前列腺的可能较高,经患者同意后进行系统活检。


(2)前列腺活检


●在处理症状性患者时,应基于PSA检测及DRE进行初始判断。


●无菌环境下,经直肠行前列腺细针活检。


●通过前列腺周局部浸润麻醉,以进行经直肠前列腺细针活检。


●分别报送不同部位的前列腺核芯活检标本,并对其进行处理及病理学报告。


●使用2014版ISUP分级系统对PCa进行分级。


●勿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作为诊断癌变的途径。


3.PCa的积极治疗


●建议


(1)告知患者,在生存结局方面,没有哪一种积极疗法有明显优势。


(2)告知患者,所有的积极疗法都有副作用。


●手术治疗


(1)告知患者在功能性或肿瘤学结局方面,没有哪一种手术方式(开放式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2)当有必要进行扩大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ND)时,为患者行LND。


(3)当有淋巴结外浸润风险时(基于cT分期、ISUP评分、诺模图和mpMRI),勿进行神经保留手术。


●前列腺切除标本的处理建议


(1)遵循2010版ISUP共识会议指南,处理和报告前列腺切除标本。


(2)采用常规(象限)切片或标本全包埋切片,保证整体包埋。


(3)切片前对整个表面进行墨汁染色以评估外科切缘。


(4)分别检测前列腺尖及前列腺基底,采用锥形取材法做矢状或径向切片。


●放射疗法治疗


(1)采用体外放射疗法对PCa进行确定性治疗,如调强放射治疗(IMRT)或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


(2)对仔细挑选的局限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度大分割放疗(HFX)联合IMRT/VMAT,包括对前列腺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3)确保中度HFX遵循具有相同结局和毒性的试验的放射治疗方案,即60 Gy/20次,共4周,或70 Gy/28次,共6周。


●手术和放疗之外的积极治疗选择


(1)仅在临床试验背景下进行冷冻治疗和高强度聚焦超声。


(2)仅在临床试验背景下进行局灶治疗。


4.不同疾病分期的一线治疗


(1)低危疾病


●观察等待:对预期寿命<10年(基于合并症)的无症状患者进行观察等待。


●主动监测:对适合治愈性治疗的低危PCa患者行主动监测;若首次活检前未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那么验证性活检之前应进行mpMRI;随访基于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重复活检;告知患者未来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可能性。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LND):勿进行PLND(pN+的预估风险<5%)。


●放射疗法:对未进行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良好,以及前列腺体积<50 ml的低危PCa患者,进行低剂量率(LDR)近距离放射治疗;采用调强放疗(IMRT),总剂量为74-80 Gy,或中度大分割放疗(4周60 Gy/20fx,或6周70 Gy/28fx),不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


●其他疗法:仅在临床试验环境下进行全腺体治疗(如冷冻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或局灶治疗。


(2)中危疾病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对预期寿命>10年的中危PCa患者行RP;对包膜外病变风险低的患者进行保留神经的手术。


●扩大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PLND):对盆腔淋巴结阳性预估风险超过5%的中危PCa患者进行ePLND。


●放射疗法:对未进行过TRUP、IPSS良好,且前列腺体积<50 ml的特定PCa患者进行LDR近距离放射治疗;体外放射疗法(EBRT)时,总剂量为76-78 Gy或中度大分割放疗(4周60 Gy/20fx,或6周70 Gy/28fx),联合短期新辅助+雄激素剥夺治疗(ADT)(4~6个月)。


●其他疗法:仅在临床试验环境下进行全腺体治疗(如冷冻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或局灶治疗;勿对中危无症状、不能接受任何局部治疗的患者提供ADT单一疗法。


(3)高危局限性疾病


●RP:对预期寿命>10年的高危局限性PCa患者行RP,但仅作为多模式治疗的一部分。


●ePLND:对高危疾病患者行ePLND;勿通过在RP术中进行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查的方式来决定继续或终止手术。


●放射疗法:对高危局限性患者,使用76-78 Gy的EBRT联合长期ADT(2~3年)。


●其他疗法:勿对高危患者进行全腺体或局灶治疗;勿对无症状患者使用ADT单一疗法。


(4)局部晚期疾病


●RP:为特定患者(cT3b-T4 N0或任意TN1)提供RP,RP仅为多模式治疗的一部分。


●ePLND:对高危PCa患者进行ePLND;勿在RP术中对淋巴结冰冻切片进行检查,以决定继续或终止手术。


●放射疗法:对晚期局限性cN0疾病患者进行放射治疗联合长期ADT。


●其他疗法:勿对高危患者进行全腺体或局灶治疗;仅对不愿意或不适合局部治疗(有症状或无症状)、PSA倍增时间(DT)<12个月,或PSA>50 ng/ml或低分化肿瘤患者,行ADT单一疗法。


(5)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


●仅对术后PSA<0.1 ng/ml的男性讨论进行辅助治疗。


●勿对pN0患者进行辅助ADT。


●对局部复发风险增加的患者[pT3 pN0,切缘阳性(影响最大)和(或)精囊侵犯]进行术野辅助体外放射治疗。

下一篇
【专家论坛】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激光治疗的前世今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手术治疗是对BPH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与此同时,人们对前列腺手术安全性要求和住院天数缩短期望的也在增高,故更多的BPH微创手术开始在泌尿外科医生中开展。激光第一次应用于泌尿外科是1968年MULVANY等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第一次应用于人类BPH治疗是1992年COSTELLO等对17例BPH患者采用Nd:YAG 60 W激光行前列腺消融术。1.激光治疗BPH的昨天自20世纪80年代泌尿外科医生采用激光技术探索治疗BPH以来,先后采用非接触式激光,如经尿道超声引导下进行激光前列腺切除术(TULP)、直视下前列腺激光消融术(VLAP),接触式激光,如经尿道前列腺钕激光(Nd:YAG)接触性汽化术(LCV),以及经尿道前列腺组织间激光凝固术(ILC)等方法,这些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不如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因此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HOFFMAN等对激光治疗vs.TURP治疗BPH的20项RCT进行了回顾和Meta分析:行非接触式激光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的BPH患者,IPSS的改善均值较TURP组为-2.47[-4.24,-0.70](P=0.0062),非接触式激光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的BPH患者,尿流率峰值的改善均值较TURP组为-3.18[-4.89,-1.47](P=0.00028),均不如TURP组;行接触式激光的经尿道前列腺Nd:YAG汽化术或KTP/Nd:YAG混合汽化术的BPH患者,术后随访时的IPSS均值较TURP组高为1.78[0.35,3.22](P=0.015),术后患者尿流率峰值均值较TURP组低为-1.72[-3.76,0.32](P=0.099),无显著差异;在术后并发症上,各非接触式激光、接触式激光的不良事件风险大多数高于TURP,例如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非接触式激光组患者比TURP组高出2.23[1.02,4.87](P=0.045),ILC组比TURP组高出4.50[1.53,13.22](P=0.0062)。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属固体激光,可激发脉冲激光或连续式激光,波长为1064 nm(近红外),位于血红蛋白及水的吸收峰外,因此深入组织深度达10 nm、凝固直径5 mm,适合处理大的肿瘤,有很好的止血、切除效果,尤其用于血管瘤,也可用于碎石术。但是,Nd:YAG激光的组织热穿透深度深、热损伤是非选择性的,在凝固瘤体血管的同时,多余的能量也会损伤周围正常的组织,术后容易留下瘢痕或再水肿和长期的凝固组织脱落导致下尿路症状(LUTS),尿潴留及长期导尿的发生率在30%。因此,现在基本不用于BPH的手术治疗。当时的激光设备性能,决定了其临床疗效。2.激光治疗BPH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内镜技术的发展,各种激光的性能得到充分认识,其应用也得到了扩展,新型设备的相继问世使可选用的医疗手段随之增多。任何一种激光,其核心问题是波长、热损伤深度、水吸收还是血红蛋白吸收,抑或二者兼吸收。若水与血红蛋白兼吸收,激光对于水或血红蛋白吸收比率的差别也影响到激光的热损伤深度。因此,依据激光的物理学特性选择手术方式才是安全可靠的科学方法。(1)绿激光绿激光是由Nd:YAG激光经倍频,产生的一束532 nm可见绿激光,能被氧合血红蛋白等红色组织吸收。因此,在血供丰富的前列腺组织中,绿激光能被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而对水则相对不吸收,故又被称为选择性光。绿激光最常被应用于绿激光前列腺选择性汽化术(PVP)中,而术中所使用的绿激光又可被分为80 W磷酸氧钛钾(KTP)激光、GreenLight XPS 180 W(GL-XPS)、GreenLight HPS 120 W(GL-HPS)系统。绿激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使PVP术中出血量极少、手术视野清晰,而其对水则相对不吸收,所以极少造成包膜穿孔及电切综合征,因而几乎不会穿破前列腺包膜进而保护了支配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束。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康复快,几乎不受前列腺大小、形状限制,是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但是,PVP的效率仍有待提高。①80 W KTP激光:指80 W输出功率被血红蛋白所强烈吸收;因其热损深度为1~2 mm,常用于前列腺等血供丰富的组织中,能量足够集中以使前列腺组织直接汽化,止血满意,血运减少时可能影响效率。②三硼酸锂(LBO)激光:KTP之后发展的又一523 nm绿激光,功率120 W;其组织消融速度相对更快,而其组织穿透深度也有所增加(KTP工作距离为1 mm,LBO是3 mm);LBO激光技术使用简单,但因高功率的故止血能力减弱。(2)钬激光由钬钇铝石榴石晶体(Ho:YAG)脉冲发射一束波长为2100 nm的光束,产生热及压力效应。在这个波长,水大量吸收光能,激光头端产生汽泡,迅速膨胀,产生破坏力,可用于碎石;钬激光对于前列腺吸收深度只有0.4 mm,为汽化提供足够高的能量密度,热扩散可使深度2 mm内小血管凝固,在处理小的输尿管肿瘤时亦安全。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RP)中,钬激光止血满意、无碳化,但易导致前列腺包膜撕裂,因此用于剜除术更佳,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是目前钬激光用于BPH手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但是,HoLEP造成的组织热穿透是造成术后尿失禁的关键,钬激光高能量的设定会使得导热率升高,加重尿道括约肌损害,往往在小的腺体中更为严重。在对小腺体行HoLEP时,外科包膜往往不明显,术者如何寻找操作平面是个关键步骤。在术前讨论时体积大的前列腺增生病例可行HoLEP术,而针对小腺体则应进行讨论研究,尽量选择其他激光手术 方法。(3)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半导体二极管激光是使用发光二极管谐振器产生激光,尺寸更小,效率更高,因此比大多数现有激光拥有更高性价比,其波长可通过添加各种元素(如铝、铟)调节,常见有940、980、1318、1470 nm。980 nm半导体二极管激光为水和血红蛋白双吸收,在前列腺汽化时相比120 W的LBO激光有更好的止血效果,但热损伤厚度达 4 mm。二极管激光器(4 mm)组织坏死和穿透深度明显高于绿激光(1~2 mm),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如尿路刺激症状和附睾炎等。此外,二极管激光可以匹配大多数光敏剂药物(630~760 nm),可通过光动力疗法(PDT)用于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4)铥激光铥激光(波长1840 nm)的主要优势在于它更易被组织中水分吸收的物理特性和可切换的连续/脉冲模式,可使周边组织损伤降到最低。我团队逐步探索并设计了铥激光前列腺剥橘式切除术(TmLRP-TT),于2004年进入临床施行,并证实该术式安全有效。TmLRP-TT的手术方法为:首先,在精阜内侧3、9、12点处做切除标记。然后,自膀胱颈部5、6、7点处分别切开沟槽至精阜水平,深度达外科包膜;于精阜近侧将前列腺中叶两瓣推向并脱入膀胱。之后,在6、12点之间(经右叶9点或左叶3点)做大弧形切开前列腺侧叶,在3点或9点位置紧贴外科包膜作水平切开,将侧叶分为两至三瓣,再重复6、12划弧切割,切下两个侧叶。最后,修切前列腺尖部,取出前列腺组织。因为铥激光是水吸收,膀胱冲洗液中能量有吸收损耗的可能,所以操作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保持光纤最大限度地减少与水的接触,即需要把光纤插入组织中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切除前列腺组织的速度可以到达2~3 g/min。铥激光在止血时可将光纤与血管断端保持一定距离,利用汽化能量进行前列腺表面止血,这样的非接触式汽化术安全性更高。铥激光在前列腺腺体表面热损伤深度仅为0.2 mm,规避了前列腺包膜穿透和热效应损伤勃起神经血管束的风险。铥激光除了本身无电流刺激、热损伤少、术中视野良好的特性外,“剥橘”式的切割方法,操作精确,而该术式不需使用组织粉碎器,避免了尿道括约肌在手术操作中受到损伤。另外,对于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80 ml)使用Tmlrp-TT同样是安全有效的。铥激光处理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依然有优势,应得到重视。文献报道,对体积小于30 ml的前列腺患者行TURP术,其膀胱颈部挛缩的发生率高达19.3%,如给予铥激光小前列腺剜除术,膀胱颈部挛缩的发生率下降至1%,非常值得推广应用。3.激光治疗BPH的明天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人工智能和技术创新,把激光用于临床医学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工程技术与医疗的融合与创新,未来这些曾经用于治疗BPH的激光技术发展方向也必将如此。未来的激光治疗仪器,会朝着多功能、多学科交叉的方向前进。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见到同时处理BPH和膀胱结石的激光器,体积小、功率大,并且发出的激光能具备探知结石成分并据此调整频率与功率,做到激光切割粉碎一体化。激光电磁辐射的本质和精准切割特性方便形成二进制的数据,上传云端,形成大数据,与医师培训、监管相结合,模拟、指导医师的手术操作,便于医师的学习,缩短学习曲线。此外,微型机器人结合激光进行手术可以放大激光精准、便携的特点。当微型机器人与激光结合,可进行更加精准的切割、汽化、凝固等手术治疗以及激活药物活性。当纳米机器人出现后,还能和激光结合进行细胞手术,修复受损的细胞膜、细胞器,乃至DNA。激光技术是泌尿外科的多用途工具,特别是在患者中的应用。相信未来的激光技术会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多功率、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来源:夏术阶,钱雨鑫,杨博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激光治疗的昨天、今天、明天(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4):252-255.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