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泌尿肿瘤专家谈【七】| 膀胱癌精准治疗:当前挑战及未来方向

来自  大家泌尿  2024-11-20

本文全面探讨了膀胱癌的精准医疗现状和未来方向,重点关注分子病理学进展和有前景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途径。程亮(Liang Cheng. M.D., M.S.)教授首先介绍了膀胱癌的分类,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并强调了肿瘤的分子异质性对个性化医疗策略和生物标志物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文章详细讨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尿路上皮癌(UC)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此外,文章中还探讨了膀胱癌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策略,包括ctDNA与体细胞FGFR变异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靶向疗法如nectin-4、trop-2等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及潜在机制。最后,文章通过元分析识别了临床上可用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并强调了这些标志物在预测化疗反应和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性。

 

一、膀胱癌的分子分类和病理特征

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是一种具有显著组织病理学和分子异质性的肿瘤。根据分子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膀胱癌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这些亚型对于个性化医疗、生物标志物开发(如FGFR3抑制剂)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1 分子亚型:

基底样型(Basal-like):此类肿瘤细胞通常表达较高的PD-L1。分子分类还在不断发展中,研究人员通过综合分析TCGA等数据库中的基因组数据,已经识别出多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如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1.2 病理类型

膀胱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腺癌(Adenocarcinoma),其中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尿路上皮癌又可以根据分化程度和侵袭性分为不同的亚型,如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别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特殊类型的膀胱癌包括小细胞癌、浆细胞样癌和神经内分泌癌等。

 

1.3 分子病理特征

膀胱癌的分子病理特征包括TP53、PIK3CA、FGFR3、KRAS等基因的突变以及HER2、ERBB2等基因的扩增。具体的分子特征可以通过基因测序、免疫组化等技术进行检测,这些分子特征对于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价值。膀胱癌的分子分类和病理特征的研究仍在不断进展中,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发现有望进一步改善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文章详细介绍了IMvigor210和IMvigor130试验中的关键发现,以及PD-L1的表达与预测作用,分子亚型与免疫治疗结果的异质性,以及基因表达谱分析在预测ICIs疗效中的作用。

 

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

文章详细介绍了IMvigor210和IMvigor130试验中的关键发现,以及PD-L1的表达与预测作用,分子亚型与免疫治疗结果的异质性,以及基因表达谱分析在预测ICIs疗效中的作用。

 

2.1 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
文章中提及了多种PD-1/PD-L1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例如pembrolizumab和avelumab。这些药物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恢复T细胞的抗癌活性。Pembrolizumab在KEYNOTE-052研究中被评估为一线治疗顺铂不耐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结果显示了一定的疗效。Avelumab在JAVELIN Bladder 100研究中被用于维持治疗,针对顺铂不耐受或经治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也展示出了有效的治疗效果。

 

2.2 疗效与生物标志物
在文章中提到了PD-L1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MB)作为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高PD-L1表达和高TMB与更好的响应率相关。评估PD-L1表达和TMB水平可以帮助识别可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受益更多的患者。

 

2.3 副作用与管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副作用包括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如皮疹、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血糖等。这些副作用需要及时管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2.4 联合治疗策略
文章中还探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或靶向治疗)的联合使用。例如,pembrolizumab与化疗联合使用,在一些研究中显示了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延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针对特定的分子亚型,如FGFR2/3突变的尿路上皮癌,结合靶向治疗可能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传统化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患者。然而,治疗决策应基于个体患者的分子特征和临床状态,以优化治疗效果并最小化副作用。
 

 

三、膀胱癌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膀胱癌的基因组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揭示了膀胱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并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以下是膀胱癌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进展:文章提到膀胱癌的基因组学研究已经识别出多种基因突变,如CDKN2A、FGFR3、HRAS、KRAS、NRAS和PIK3CA等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在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分子分型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基因表达谱、甲基化状态、拷贝数变异等多种方法,将膀胱癌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如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以及进一步的细分,如基底样、 luminal样等。


3.1 基因组异质性
研究发现膀胱癌存在显著的基因组异质性,这意味着即使是同一患者的肿瘤样本,不同区域的基因组特征也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异质性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

 

3.2 基因组不稳定性
膀胱癌常伴随着基因组不稳定性,包括染色体畸变、基因扩增和缺失等。这些不稳定性事件可能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3.3 基因治疗和靶向治疗
基于基因组学的研究,科学家们正在开发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方法,如针对FGFR3突变的抑制剂。此外,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也被探索用于膀胱癌的治疗。或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来监测肿瘤动态的方法。膀胱癌的基因组学研究促进了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使其有望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膀胱癌监测手段。另外,一些研究团队正在构建综合性的基因组学分析平台,整合多组学数据(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以更全面地理解膀胱癌的生物学机制。

 

综上所述,膀胱癌的基因组学研究正在不断推进,为我们深入理解膀胱癌的发病机制、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四、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膀胱癌诊疗中的应用


通过对膀胱癌的分类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分型的膀胱癌对化疗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这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①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对膀胱癌进行分子分型,识别出不同的亚型,如luminal型和basal型。这些分型有助于预测肿瘤的行为和对治疗的反应。某些免疫组化标志物,如p53、Ki-67、ERCC1等,与膀胱癌的预后相关。高表达的p53和Ki-67可能指示较差的预后,而ERCC1的表达则可能预示着对cisplatin基化疗的敏感性。

 

②免疫组化标志物还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适合特定的治疗方法。例如,PD-L1 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另外,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膀胱癌相关抗原(如FGFR3),可以非侵入性地监测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③免疫组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如HER2、PIK3CA等,这些靶点的突变或过表达可能成为个性化治疗的基础。

 

总之,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膀胱癌的精准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诊断、预后评估到治疗选择和疾病监测,都离不开这些标志物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将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五、总结

本文通过概述BC的病理学、分子特征和当前的治疗挑战,强调了精准医疗在未来BC治疗中的重要性。文中特别指出,尽管BC具有高度表征的分子特征和许多潜在可操作的基因改变,但目前在将这些生物标志物疗法应用于临床方面取得的成功有限。因此,文中强调了详细系统地验证这些治疗方法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的重要性,这最终可以促进临床管理的发展,并提高对BC患者护理的理解和效果。

下一篇
王行环教授:即时尿控前列腺癌根治术——精准解剖的10年探索与实践
文章来源:王行环.即时尿控前列腺癌根治术——精准解剖的10年探索与实践(附编者按)[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1,26(02):100-103.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尿控恢复与众多因素相关,包括患者因素和医生的手术理念及技术等。前者主要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下尿路症状、前列腺体积、尿道膜部长度、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后者主要包括术中出血、保留前列腺部尿道、保留膀胱颈、保留血管神经层等。而在这些因素中,手术理念和技术是唯一可控的因素,手术理念最重要的是基于对解剖的认识。WALSH等于1982年提出的解剖概念使得在瘤控的同时,尿控和性功能也得到了保留的可能,但术后尿控仍是目前最大的难题。因此,基于解剖新认识的技术创新,将有望改善术后短期尿失禁这一现状,进而提高患者的QoL及满意度。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并加速尿控、性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中心自2010年起开展了基于对盆底及前列腺周围组织精细解剖新认识的技术创新——即时尿控前列腺癌根治术,达到了术后即时尿控,对盆底及前列腺周围组织的精细解剖认识是该技术创新的关键,现将“中南经验”作一介绍。   一、手术理念   1.血管神经层的概念 传统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理念都是基于WALSH等提出的“血管神经束”概念开展或改良的。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血管神经束”这一概念更应该用“血管神经层”来取代,且众多术后病理研究及解剖学研究也证实该部位的神经分布为层状。   2.血管神经层的位置 WALSH等指出该“血管神经束”结构位于提肛肌筋膜、前列腺筋膜和狄氏筋膜三者组成的三角通道内。笔者在大量的实践中采用钝性分离的方法,可轻松将前列腺筋膜和提肛肌筋膜分开,这两者之间并无任何结构,也无出血。因此,笔者认为血管神经层位于前列腺筋膜内,而不是位于前列腺筋膜和提肛肌筋膜间。   3. 基于解剖新认识的手术理念创新 基于上述发现,笔者在盆筋膜腱弓(FTAP)处钝性分离盆筋膜,进而钝性分离前列腺筋膜和提肛肌筋膜;然后沿狄氏筋膜前方钝性向两侧及前列腺尖部游离前列腺背侧,再沿前列腺包膜游离前列腺侧方,从而完成前列腺筋膜(即血管神经层)的保留。该技术将前列腺筋膜和血管神经层孤立出来,避免了术中误伤,从而可完整保留这一结构。   二、手术方法   ①患者体位 气管内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双脚高于头部,呈15°~30°的斜面,臀部软垫垫高约5cm,双臂位于身体两侧)便于术者及助手操作。   ②耻骨后间隙(Retzius间隙)的建立及Trocar的放置 于脐下1cm作长约3cm纵行切开,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腹直肌前鞘。横向切开腹直肌前鞘约3cm,分别于白线和左右侧腹直肌内缘以食指作钝性分离进入腹直肌后方与腹直肌后鞘之间,水平切开白线,直视下填塞纱布扩大Retzius间隙。如图1放置Trocar。   ③盆筋膜腱弓处钝性分离盆筋膜,保留提肛肌筋膜的完整性 建立Retzius间隙之后,于前列腺前侧方及提肛肌表面可见盆内筋膜脏层与壁层在此汇合形成反折,即为FTAP。与传统方法锐性切开壁层盆筋膜不同的是,为了最大限度保留提肛肌筋膜及提肛肌筋膜与盆筋膜之间的神经,笔者在盆筋膜壁层和脏层之间作钝性分离,即可见覆盖于提肛肌表面的盆筋膜和提肛肌筋膜、以及位于前列腺侧方的前列腺周围筋膜,沿此间隙继续向盆底、以及腹侧和背侧分离,充分游离前列腺侧方。   ④沿狄氏筋膜及前列腺包膜游离前列腺背侧及侧方,尽量保留血管神经层  于膀胱颈部钝性及锐性切开膀胱颈部前层及后层,尽量保留位于膀胱颈部的内括约肌。游离精囊及输精管,紧贴精囊汇入前列腺处锐性切开前列腺后筋膜/精囊筋膜,即狄氏筋膜。于狄氏筋膜前方钝性向两侧及前列腺尖部游离前列腺背侧,再沿前列腺包膜游离前列腺侧方,尽量保留血管神经层。   ⑤完整游离前列腺,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  不用缝扎阴茎背深静脉从,于前列腺腹侧中部横向离断逼尿肌裙(DA)直至前列腺表面。将耻骨-前列腺韧带推向耻骨联合,显露前列腺尖部及尿道,于前列腺尖部离断尿道括约肌及尿道,至此彻底游离前列腺。   ⑥尿道重建及尿道-膀胱吻合 将尿道后支持组织与膀胱后壁周围组织,包括狄氏筋膜缝合,以重建尿道后支持组织。双针倒刺线连续性缝合以吻合尿道-膀胱颈部,与其他缝合方式不同的是,本技术仅将膀胱全层与尿道缝合,不缝合外括约肌,避免因缝合导致外括约肌缺血损伤。膀胱颈部-尿道吻合完毕后继续缝合耻骨前列腺韧带-膀胱前壁,以重建尿道前支持组织。   三、讨论   对前列腺周围关键解剖结构的深入认识是精进手术技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基础。1982年WALSH等基于解剖学研究的成果最先提出解剖式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概念,并创立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根治技术。随后基于对前列腺周围神经的再认识MENON等进一步将该手术技巧规范化,提出了保留双侧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即在切除前列腺后保留了前列腺双侧的帘状血管神经层结构。这一技术也成为许多后续改良手术技巧的范本。2007年EICHELBERG 等针对前列腺全腺体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分析表明,前列腺周围的血管神经网络除了大部分分布在前列腺4~5点和8~9点外,还有25%左右分布于前列腺腹侧,这提示仅保留前列腺侧后方的血管神经层可能不足以获得最优的术后性功能恢复效果。此外,近10年也有许多研究表明保留前列腺周围的解剖结构,如耻骨前列腺韧带、FTAP、DA背深静脉复合体、副阴动脉等结构,也有促进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恢复的作用。   本文介绍的即时尿控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最大特点是:   ①钝性分离盆内筋膜、前列腺包膜,保留前列腺筋膜和血管神经层的完整性,最大限度保留潜行于盆内筋膜中与尿控及勃起功能有关的神经;   ②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避免了损伤背深静脉复合体及其伴行神经;   ③于前列腺腹侧中部横行离断DA,保留完整的耻骨前列腺韧带,便于尿道前支持组织的重建;   ④保留足够长的功能性尿道长度可有效改善术后控尿;   ⑤使用双针倒刺线行膀胱-尿道吻合时仅缝合尿道及膀胱颈部,避免因缝合外括约肌导致的括约肌损伤,减少影响尿控功能的恢复;   ⑥在筋膜间游离,避免了血管结扎扣(Hem-0-lock)的使用,消除了异物排斥等不良反应。   此外,术中尽量减少使用电凝,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血管层,这可能是本研究中术后性功能恢复较快的原因。   以上基于精准解剖的创新术式,最大限度保留了前列腺周围的神经、血管、肌肉及支持组织,在有效切除肿瘤同时,为术后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尿控及勃起功能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掌握严格的适应证前提下,即时尿控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控尿恢复快,性功能恢复好,患者QoL及满意度高。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术前勃起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优先推荐采用该术式。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