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输尿管硬镜腔内操作“运镜八法”运用技巧及总结

来自  大家泌尿  2024-07-12

输尿管镜碎石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初学者最大的愿望是短期内掌握好输尿管镜的操作技巧,从而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输尿管硬镜技术在诊治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方面处于首要地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切和经济等优点。随着腔内泌尿外科设备和技术在国内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师在学习和开展输尿管镜碎石手术。

安全和成功置镜是输尿管镜技术的关键。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否顺利置入输尿管镜及到达结石部位是腔内碎石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在此总结输尿管硬镜使用的八个基本技巧,并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这八个技巧是“提镜、压镜、摆镜、挑镜、进镜、转镜、拥镜、退镜”)。总结镜体在三维空间内的上下左右前后及旋转运动,各种运动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手术方法

 

1、提镜

对于男性患者,输尿管镜通过尿道进入膀胱也有一定的技巧。硬镜刚进入尿道,长镜身无依托,初学者若以持镜手寻找尿道腔,依据杠杆原理,镜头端抖动不稳,晃动幅度大,常常顶于黏膜上,不能寻及尿道腔。

正确手法为,持镜手不动,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分别于阴茎头的左右两侧夹持阴茎,拇指和示指分开道外口,右手持镜进入尿道。然后,左手将阴茎向腹壁提起(使尿道耻骨前弯变直消失),此时镜体垂直于地面故曰提镜,持阴茎手拉直晃动阴茎将尿道腔摆在镜头视野内,换句话说就是尿道腔找镜子而不是镜子找尿道腔。之后在水压冲击下直视进镜只要左手不松弛,方向与镜体一致,随着镜子近垂直下落,会看到球部,这个过程中会看到一个门槛为尿道的耻骨前弯。

 

2、压镜

输尿管镜尾端向下移动为压镜,主要用于尿道膜部、前列腺部及输尿管下段。到达球部后,以镜尖为中心圆点,下压镜尾,就可以看到膜部,此时可加大冲水,或稍退镜,使尿道在屏幕中心,缓慢推进,同时镜尾端下压,注意角度,这个过程会有一个“盲”的瞬间为关键,新手遇到此情况可能不敢进镜,此时加大水流,或适当退镜,可减轻“盲”的过程。输尿管下段,即前述骨盆曲,进镜时也需要持续压镜。

 

3、摆镜

输尿管镜尾端横向移动为摆镜,分输尿管口摆镜和输尿管腔内摆镜。输尿管口摆镜是向对侧摆镜,因为输尿管下段开口,通常是倾斜的,形态各异,通过摆镜将镜头斜面对准输尿管开口斜面。输尿管镜进入膀胱后,将镜尖退至膀胱颈部,抬高目镜,慢慢进镜找到输尿管间脊。然后沿输尿管间脊向左右摆动找到输尿管开口并观察开口周围情况,将输尿管镜前端靠近并对准输尿管开口。

输尿管腔内摆镜主要用于通过输尿管弯曲(肾曲、界曲、膀胱曲)。需要注意的是摆镜发展到别镜是大忌,强行别镜将导致输尿管硬镜弯曲损伤,这在肾曲尤为明显。

因输尿管上段走行为由外向内走行,在输尿管上段输尿管镜尾端向同侧摆镜,此时最忌暴力摆镜发展为别镜损伤镜体,正确处理方法为头低脚高位,让助手在患侧肋下加压,托起患侧腰部,置入导丝或用注射器向输尿管腔内缓慢注水使其充盈等方法拉直输尿管,导丝上行用硬的体部拉直输尿管、旋转镜体将管腔置人视野等方法处理。总之不能镜子去找输尿管腔,而是要用各种方法让输尿管管腔来寻找镜子视野。否则最易损伤镜体导致不可恢复弯曲损伤。术者尤其是初学者要格外注意本能的强行别镜导致输尿管镜体损伤,进一步导致密封受损视野模糊等器械并发症。

 

4、挑镜

当通过摆镜对准输尿管开口后,可尝试用镜体上端挑起输尿管开口,并借助加压冲水的作用进入输尿管开口,一般挑镜进镜成功说明输尿管开口较宽敞,如果需用导丝旋转进镜则说明输尿管开口狭窄,需注意抱镜可能。笔者常用6/7.5F半硬性输尿管镜,此为细镜,挑镜成功率高,通常若两次挑镜进境失败则换用转镜法进镜。临床较普遍使用为8/9.8F半硬性输尿管镜,需注意挑镜成功率可能更低。

也有专家将此称为压镜,笔者认为具体动作为把镜推进至输尿管口,将尾端抬高30°~60°并轻轻持续用力推进同时把尾端慢慢压平,挑起输尿管口上唇,常可顺利进入,同时会有“突破感”,故称为挑镜更为精确。挑镜过程中切勿用力太大或使用暴力,否则会导致输尿管损伤。

 

5、进镜

镜体沿腔道向前移动为进镜,因泌尿道有一定生理弯曲,往往伴有压镜动作,如后尿道和输尿管下段,如同爬镜。遇有阻力时可轻轻左右旋转进镜。

 

6、转镜

镜体沿长轴旋转为转镜,分大转镜和小转镜。大转镜用于进输尿管口。因输尿管口小,不易挑起上唇,转镜的目的是用导丝挑起上唇(因为工作腔道在镜体的下端)。置入斑马导丝后,上下旋转镜体180°,用镜体挑起导丝,导丝挑起上唇,顺导丝进镜。通过输尿管壁段后,旋转镜体恢复正常位。上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导丝位于视野内,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输尿管壁。小转镜用于处理输尿管弯曲。输尿管镜向上进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输尿管迂曲的情况,大多可通过旋转或前后移动镜体、调整方向等方法通过扭曲的输尿管。输尿管上段进镜遇有迂曲时尽可能转镜不摆镜,并结合前述其他手法处理,避免镜体损伤。

 

7、拥镜

黏膜抱镜为拥镜。

小拥镜:镜子初进,黏膜向中心汇聚(如同轮辐状),有些是抱镜,有些是输尿管收缩,如继续进镜黏膜贴于镜头,视野白茫茫一片。输尿管蠕动引起,则等待收缩蠕动波过后再进镜。

大拥镜:患者的身体腹部也在随镜体的前后移动而晃动,此时已极度危险,有输尿管撕脱可能。

 

8、退镜

镜体沿腔道向后移动为退镜

小退镜:视野不清时退镜,看不清就退,不要盲目进镜,避免穿孔。

大退镜:有些输尿管迂曲是由于不完全抱镜导致的人为输尿管迂曲。如果输尿管上段迂曲尝试各种方法无法通过,可直接将输尿管镜退至膀胱,等待一段时间后,输尿管开口扩张输尿管蠕动迂曲自行变直,再次上镜后可能无需特殊操作即可通过。大退镜时需旋转退镜,左右轻轻旋转,避免抱镜。

对于进镜时阻力较大或输尿管呈铅管状的,要注意时时退镜,避免退镜时才发现输尿管镜被紧紧箍住,避免输尿管撕脱或断裂而改为开放手术。退镜时感到阻力太大,难以拔出,可以插入导管引流肾内液体,减少肾内压力,也可以充分麻醉和镇痛,在留置导丝的基础上“之”形走向退镜,待阻力消失后再退出镜体。

 

总结

八个技巧中提镜和摆镜的关键是让输尿管腔来找输尿管镜的视野,而不是输尿管镜去找管腔,这在输尿管上段输尿管迂曲是极其重要的。既往处理方法有头低脚高位、让助手在患侧肋下加压、托起患侧腰部、置入导丝或用注射器向输尿管腔内缓慢注水使其充盈等方法拉直输尿管,导丝上行用硬的体部拉直输尿管、旋转镜体将管腔置入视野等,这些方法的共同原理是让输尿管腔来找输尿管镜的视野,掌握了该共同原理,就可以灵活运用前述措施,而且“摆镜不别镜”使初学者极大减少了使输尿管镜弯曲可能。拥镜是针对抱镜导致输尿管撕脱、断裂损伤提出的停止进镜的具体观察指标,不但要观察镜下表现还要观察镜外表现。

总之,输尿管硬镜术中困难原因复杂多样,遇到困难应做到心平气和,动作轻柔,切忌粗暴蛮干。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资料,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初步预判,术中针对不同原因所导致的困难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

来源:王思成,贾斌,樊体武.输尿管硬镜腔内操作“运镜八法”运用技巧及总结[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4,18(02):168-171.

下一篇
上尿路结石相关输尿管支架管应用上海专家共识(2023 版)
输尿管支架管临床应用广泛,主要起到引流肾脏尿液、解除输尿管梗阻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发生相应的并发症。上尿路结石诊治中,输尿管支架管是否需要留置、留置多久合适、选择何种材料和型号、怎样防治并发症等,均为重要的临床问题,亟须形成专家共识。 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结石学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指南评级泌尿外科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收集、遴选相关临床问题,系统检索、筛选和评价证据,通过改良德尔菲法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四个方面的16条推荐意见,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以期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输尿管支架管。   问题1. SWL、URS、RIRS术前是否推荐预置输尿管支架管? 推荐意见1:SWL、URS、RIRS术前不推荐常规放置输尿管支架管。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推荐(共识度84%)】 SWL常规使用支架管并不会提高术后结石清除率或者减少辅助治疗的次数,但是可能会降低“石街”的发生率。URS、RIRS术前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可能提高结石清除率,但是增加了成本和并发症。 术前遇到以下情况时推荐预置输尿管支架管,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①SWL治疗负荷较大结石。②URS、RIRS术前,患者有明确感染、输尿管狭窄、结石体积较大和术者为初学者,术前评估发现可能存在困难输尿管。   问题2. URS、RIRS术前推荐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多长时间? 推荐意见2:术前预置输尿管支架管的时间为1~2周。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100%)】 以扩张输尿管为目的的术前置管时间一般为1~2周。因感染留置支架管的患者,需感染得到控制后方可手术,但是建议留置时间<1个月。   问题3. 选择何种质地的支架管? 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质地较软的支架管,以增加患者耐受性。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92%)】 质地较“软”或“柔性”的输尿管支架管可以减少支架管相关症状(SRS)的发生。材质较硬的输尿管支架管会加重患者排尿困难、腰腹部酸胀等症状。就支架管的材料而言,亲水涂层的硅胶输尿管支架管不仅具有质地较软、组织相容性更好等特点,还可以显著减少SRS等的发生。Wiseman等的研究比较了肾结石患者RIRS术后留置硅胶输尿管支架管与非硅胶支架管出现不适症状的情况,结果显示使用硅胶支架管的患者不适症状显著减少,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问题4. 如何选择支架管长度? 推荐意见4:根据患侧输尿管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支架管。 【证据质量:低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96%)】 输尿管支架管的末端对膀胱壁的摩擦、刺激被认为是导致SRS如疼痛、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支架管在膀胱内的长度越长,刺激膀胱黏膜的面积越大,产生的刺激症状越明显。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输尿管支架管最适合长度的标准。据现有文献报道,预估输尿管长度的方法有身高换算法、术前静脉肾盂造影标记法、CT测距法,以及术中X线透视法等。因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输尿管支架管。 支架管近段“J”型圈位于肾盂内,末端置入膀胱内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支架管末端越过膀胱中线,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SRS,或输尿管支架管末端“J”型圈位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较为合适。   问题5. 如何选择支架管直径? 推荐意见5:常规选择直径较细的输尿管支架管。 【证据质量:低级。推荐强度:推荐(共识度84%)】 研究结果表明,输尿管直径与SR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疼痛和不适等SRS随输尿管支架直径的增长而增加。直径较粗的输尿管支架管的质地通常较硬,而直径较细的支架管更柔软、易弯曲,对输尿管腔的压迫较少,因此有助于改善SRS。此外,选择直径较细的输尿管支架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膀胱输尿管反流。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6Fr、7Fr直径的输尿管支架管相比,留置直径4.7~5Fr支架管患者的SRS显著减少,且不同直径的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效果无明显差异。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细的输尿管支架管。   问题6. 如何选择支架管种类? 推荐意见6: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个体化选择合适材质、外形和功能的支架管。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100%)】 普通双“J”管是目前最常用的输尿管支架管。此外还有抗反流支架管、海马型支架管、末端带磁性支架管、金属支架管(如Resonance金属支架管、Allium支架管)、热膨胀记忆合金支架管(如Memokath 051)等。抗反流支架管可抗反流、改善SRS;海马型支架管用于输尿管狭窄腔内治疗后,适用于短期留置;金属支架管、热膨胀记忆合金支架管用于恶性或良性输尿管狭窄引起的梗阻,可长期留置。   问题7. 输尿管镜(包括硬镜和软镜)碎石后是否需要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推荐意见7:建议输尿管镜(包括硬镜和软镜)碎石后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1~2周。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96%)】 输尿管镜(包括硬镜和软镜)碎石后留置支架管能够通畅尿液引流,降低肾盂内压力,减少输尿管损伤的尿外渗,可减少有结石残留患者肾绞痛的发生。对于并发症风险增加的患者(如输尿管损伤、结石残留、出血、尿路感染或妊娠),以及所有可疑会发生并发症的病例,都应置入输尿管支架管,以避免因输尿管内压力过高而出现紧急情况。支架管留置的理想持续时间尚不清楚,大多数泌尿外科医师倾向于1~2周。 已有很多研究报道,非复杂输尿管镜碎石不留置支架管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费用和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性,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但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非复杂输尿管镜碎石的定义(如结石取尽)。输尿管镜碎石后临时放置输尿管导管,1d后拔除也是一种不留置支架管的替代方式。   问题8. PNL后是否需要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推荐意见8:建议PNL后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2周,条件允许时可不留置。【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92%)】 PNL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可通畅尿液引流,减轻输尿管梗阻,以便二期软镜处理残石。PNL后输尿管支架管留置并无固定标准,应根据手术情况、患者症状、术者经验等综合评估后决定。以下5种情况,PNL后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①术中有集合系统穿孔、肾盏颈口撕裂等,应留置支架管以通畅引流,减少尿外渗; ②经皮肾通道或集合系统出血、血块形成; ③输尿管壁水肿、输尿管梗阻或损伤; ④结石残留; ⑤感染性肾结石或结石合并感染。 虽然建议PNL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但考虑到支架管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有一些改进方案。Jiang等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PNL后选择留置肾造瘘管2d、支架管2周或输尿管导管2d都是安全、有效的引流方式,但选择肾造瘘管和输尿管导管引流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   问题9.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石、肾盂或输尿管整形术后是否需要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推荐意见9:建议输尿管切开取石、肾盂或输尿管整形(包括开放性、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后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4周。 【证据质量:低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96%)】 开放性、腹腔镜下或机器人辅助的肾盂或输尿管切开取石、肾盂或输尿管整形、成形等手术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是为了通畅尿液引流,避免因吻合口上方压力过高导致尿外渗,尤其是出现以下5种情况时需留置支架管: ①切开范围较大; ②黏膜水肿或手术操作损伤黏膜; ③结石与肾盂输尿管粘连,难以分离; ④结石残留; ⑤术者经验尚不丰富。如术后无漏尿、感染等,4周可拔除支架管。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肾盂成形术中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比其他方法(外支架管、无支架管)更安全、有效。也有文献报道此类手术不留置支架管的可行性,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和一项荟萃分析均显示,不留置支架管的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且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问题10. 输尿管狭窄内镜治疗(包括内切开、球囊扩张)是否需要留置输尿管支架管? 推荐意见10:输尿管狭窄内镜治疗(包括内切开、球囊扩张)后推荐留置大口径支架管1根或小口径支架管2根,留置时间>6周;长时间留置可选择金属支架管等。 【证据质量:低级。推荐强度:推荐(共识度84%)】 输尿管狭窄治疗后留置支架管可维持扩张后的输尿管直径,防止再狭窄和减少尿外渗,留置时间需综合考虑狭窄段长度和程度,通常留置支架管时间>6周。 高小峰团队开展的荟萃分析显示,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球囊类型、扩张压力、扩张次数,术后输尿管支架管数量和类型,支架管保留时间等仍有争议,可个性化制订留置支架管方案。Ibrahim等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输尿管狭窄长度>1.5cm的患者激光切开狭窄段后,2根7F支架管留置8周的成功率(82.4%)显著高于单根7F支架管留置8周(38.9%)。Mohyelden等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激光输尿管内切开术后置入2根支架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远期成功率高于1根支架管,尤其对于狭窄段长度>1.5cm者。Hu等报道了一组良性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后留置单根、双根或三根(4.7F或6F)支架管的数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支架管拔除后6和12个月,输尿管狭窄的长度、输尿管支架管留置的时间和数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风险因素,与单根支架管或双根支架管相比,留置三根支架管的患者远期预后更好,但严重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随着留置支架管数量的增加而增高。可膨胀金属支架也越来越多被用于输尿管狭窄患者,与普通支架管相比,可膨胀金属支架管的减压和缓解输尿管梗阻效果更佳,刺激性症状更少,且不需要频繁更换,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问题11. 如何防治疼痛? 推荐意见11:抗胆碱能药物与α受体拮抗剂均可有效减轻支架管相关的耻骨上及肋腹部疼痛,联合治疗的疗效更好。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92%)】 原因:①支架远端的卷曲部分是引发耻骨上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患者活动或改变体位时更易发生。②排尿时膀胱输尿管反流导致肾盂压力升高可能是导致留置支架管后在排尿期出现肋腹部疼痛的原因。 处理:①多饮水有助于减轻疼痛。避免憋尿、用力排尿,保持大便通畅。②药物。抗胆碱能药物,如索利那新可有效减少SR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性α1受体拮抗剂(坦索罗辛、阿夫唑嗪等)可以显著改善SRS,降低膀胱内压力,减少反流,更适用于治疗排尿期的肋腹部疼痛,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或NSAID。一项荟萃分析发现,赛洛多辛联合索利那新有更佳的疗效。还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索利那新时输尿管支架症状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坦索罗辛。   问题12. 如何防治下尿路症状? 推荐意见12:使用α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物或β3受体激动剂。针对支架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菌选用抗感染药物。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100%)】 常用药物:α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坦索罗辛、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坦索罗辛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有效性,但索利那新更优于坦索罗辛,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可能优于单一药物。与抗胆碱能药物相比,米拉贝隆的不良反应更少,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据支持。 大约42%~100%的输尿管支架管会被细菌定植,导致或加重下尿路症状。对有症状的尿路感染建议针对病原菌选用抗感染药物,或经验性使用具备广谱疗效的抗感染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问题13. 如何防治血尿? 推荐意见13:轻微血尿无需特殊处理,严重持续性肉眼血尿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证据质量:低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92%)】 ①轻微血尿:URS、RIRS、PNL术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一般在12~24h内逐渐转清。血尿多为创面渗血,常与器械摩擦有关,集合系统减压后也可能出现集合系统黏膜渗血。应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多饮水,绝大多数患者可自行痊愈。对于少数术后持续性肉眼血尿的患者,可选择应用适当的止血药物。 ②严重肉眼血尿需查明原因进一步处理:少数患者超过24h仍无止血倾向,呈持续性肉眼血尿,或突然血尿颜色加深,需及时选择合理的检查以明确原因并密切观察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早期处理。可能的原因有感染、集合系统损伤、包膜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形成等。对疑有动脉性出血或动静脉瘘形成者,行增强CT或DSA检查,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问题14. 如何防治尿路感染? 推荐意见14:尽早移除支架管。支架管引起的有症状尿路感染应实施抗感染治疗,对梗阻或反流因素作相应处理。无症状菌尿通常不需要处理。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强烈推荐(共识度100%)】 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后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支架管置入后仍存在的输尿管梗阻; ②留置支架管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 ③留置支架管会减少输尿管的蠕动; ④细菌对支架管的定植。细菌除能直接黏附于支架管外,支架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可以增加细菌的定植。 处理及预防: ①梗阻或反流因素引发的感染。当感染发生后,尤其是伴有患侧持续性腰疼伴发热等症状时,首先应当排除存在梗阻或反流的因素。如果检查发现患侧存在肾积水(尤其是较术前加重),或者支架管发生移位时,多为梗阻引发的感染,建议更换支架管或解除相应的梗阻因素;如果存在排尿过程中患侧腰疼伴发热等症状时,应考虑可能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成,建议尝试留置导尿管以减少反流。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因素可能同时存在。此外,应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②非梗阻或反流因素引发的感染。根据术前尿培养结果或经验性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再次留取中段尿培养。 ③无症状菌尿通常无需处理。 ④尽早移除输尿管支架管。 研究发现,支架管置入超过30d,尿脓毒症风险会增加5倍。尽早取出输尿管支架管可有效降低支架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问题15. 如何防治支架管结壳? 推荐意见15:尽可能缩短支架管留置时间或及时更换支架管,增加尿量,控制尿路感染或应用枸橼酸盐,使用防结石材质的支架或涂层支架管。 【证据质量:中级。推荐强度:推荐(共识度84%)】 输尿管支架管在患者体内留置6周出现结壳的概率为9%,6~12周出现结壳的概率为48%,12周后出现结壳的概率为77%。合并尿路感染者更易发生输尿管支架管结壳。未纠正的尿液代谢异常会增加输尿管支架管结壳的风险,比如尿酸或者感染性磷酸成分的结壳常伴有尿液pH值异常,草酸钙成分的结壳常与高尿钙等因素有关,前瞻性研究指出,口服枸橼酸盐可以减少酸性结石结壳的形成。相较于聚氨酯材质的输尿管支架管,使用硅胶材质的输尿管支架管不易形成结壳;使用肝素或部分生物材料包被的输尿管支架管也有助于减少结壳的形成。   问题16. 支架管留置后如何随访? 推荐意见16: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告知取出或更换支架管的时间。【证据质量:低级。推荐强度:推荐(共识度84%)】 出院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告知取出或更换支架管的时间,明确说明不按时取出支架管的后果,充分告知患者支架管留置期间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术后2~4周建议常规复查腹部X线平片和尿常规,术前肾积水严重者随访期间行B超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   制订专家及其单位  俞国锋(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王伟(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王大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鲁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董浩(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小峰(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原文刊发于《上海医学》2024年1月第47卷第1期8-17页。 来源: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结石学组,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指南评级泌尿外科学专科委员会. 上尿路结石相关输尿管支架管应用上海专家共识(2023版)[J]. 上海医学, 2024, 47(1): 8-17.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