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结合各种形式的尿流改道术为治疗膀胱癌的金标准,但术后居高不下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5%~64%)仍然困扰着泌尿外科医师。
肠梗阻是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超过7天或在短暂恢复肠道功能后又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据统计,患者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其发生率约为4%~19%。术后肠梗阻的出现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因此,对接受膀胱癌根治术的患者就术后引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或可帮助医者更好地应对该并发症。
1. 行淋巴结清扫
行淋巴结清扫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淋巴结清扫增加了由淋巴回流障碍导致肠道水肿及局部淋巴液渗出导致区域炎症反应有关,而这些原因可能增加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几率。
2. 术后血清肌酐升高
血清肌酐是反应患者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肌酐升高时往往意味着肾功能的恶化,肾脏排泄功能的下降有可能会造成体液负荷增加,进而加重肠道水肿,引起肠道蠕动功能的下降;另外炎症是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肾功能的恶化导致肾脏的全身炎症介质清除能力的下降。形成“肾功能恶化-炎症反应加重-术后肠梗阻-炎症反应加重-肾功能恶化”这一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或加重。
3. 血白蛋白水平降低
术前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反应患者当时的营养支持状况,这一指标越低的患者其营养状况越差,对手术创伤、炎症的抵御能力也越差。低蛋白血症极容易造成肠道水肿进而导致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来源:安云昭, 张珩, 田野等. 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出现肠梗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3, 28(10):88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