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皮损一般为1~2mm大小扁平坚实的光泽丘疹,圆形或多角形,肤色或淡红、淡白色,丘疹中心可有凹陷。皮损多发,聚集但不融合,可逐渐增多,但大小始终不变,周围无明显炎症,表面可有细薄鳞屑,外伤、搔抓后可出现同形反应。好发于阴茎、包皮、阴茎头、阴囊,亦可见于臀部、下腹部及膝肘关节伸侧,一般不会发生于颜面部和头皮。掌跖受累可表现为对称性角化过度性红斑、皲裂、砂纸样改变,临床少见。偶见黏膜损害,呈细小灰白色扁平丘疹或斑块,类似扁平苔藓,主要累及颊黏膜、唇、硬腭等处。可有甲的改变,出现点状凹陷、纵嵴、脆裂、甲板增厚等,但比较少见。
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可伴瘙痒,有的甚至出现剧烈瘙痒,无全身症状。病程不一,部分可于数周内自行消退,但易复发,也有持久不消退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明确诊断多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表现为以真皮乳头内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的灶状浸润,可见少量成纤维细胞、噬色素细胞,无干酪样坏死,其两侧表皮向下延伸,包绕浸润的细胞呈抱球状,灶状浸润顶部表皮变薄,基底层可出现液化变性。组织病理表现有特征性,具有诊断价值。注意与扁平苔藓和瘰疬性苔藓鉴别。
(1)扁平苔藓:皮损为紫红色,可融合,可见Wickham纹,好发于腕部、前臂、颈、大腿等部位,自觉瘙痒,黏膜损害常见,组织病理表现为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有时两病可同时存在。
(2)瘰疬性苔藓:表现为与毛囊口一致的丘疹,圆锥状,体内可查见结核灶,组织病理表现为结核样灶状浸润,无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很少有噬色素细胞。
治疗
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且病程为自限性,故大多无需治疗。可酌情服用维生素A、D,或可促进其早期消退。局部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水杨酸类、维A酸类软膏,注意外用药物的局部刺激性。少数孤立皮损、长期不消退者,可考虑冷冻、电灼、激光等治疗。
小结
光泽苔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丘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1~2mm大小扁平坚实的光泽丘疹,密集不融合,好发于阴茎、包皮、阴茎头、阴囊等部位,一般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表现有特征性,具有诊断价值。病程有自限性,大多无须治疗。
本文引自《现代男科学临床聚焦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