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07-24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青壮年,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疼痛、局部异物感,往往是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局部异样来诊,少数伴勃起疼痛,影响性生活。硬化性淋巴管炎典型皮损为弯曲隆起的条索状物,似蚯蚓状或分支状,向着阴茎根部延伸或围绕着冠状沟存在,长约2cm,皮色或偏红色、紫色,有光泽,半透明状,质地稍硬似软骨,可滑动,不与表面皮肤粘连,偶尔可形成溃疡。

本病多发生于冠状沟或阴茎背侧的皮下浅淋巴管,病理改变为淋巴管壁增厚、纤维化,淋巴管内栓子形成,管腔扩张,淋巴液淤积,无或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伴有血栓性血管炎改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阴茎局部典型病变的视诊及触诊,基本可以确诊,可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关病原微生物检查,一般不提倡早期活检。本病的诊断不难,但需与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梅毒硬下疳、阴茎中线囊肿等疾病相鉴别。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为海绵体间隔的慢性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硬结,质硬,一个或多个,常位于阴茎背侧,其症状为勃起疼痛伴阴茎弯曲,无自限性,病理检查易鉴别。

梅毒硬下疳表现为无痛性圆形小溃疡,基底质硬如软骨样,可伴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不难鉴别。

阴茎中线囊肿为先天异常,常位于阴茎头及阴茎腹侧,为质软的囊性肿块,易鉴别。

 

​治疗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有自限性,多认为不需特殊处理,一般禁欲4~6周,大多数可自行吸收消退,也有个别患者长达数年才能消退。也有研究认为局部热敷,微波理疗,口服抗生素、维生素E、迈之灵及抗病毒药物有助于缩短病程,促其消退。中医中药也会有帮助,可以辨证施治。对病程长、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精神压力大、焦虑不安者或保守治疗后又复发者,可行手术切除。

总之,本病确诊后不难治疗,但应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和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嘱其避免不正常的性行为,防止复发。

 

小结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具体病因不清,多发生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微损伤之后,因此认为是一种与阴茎淋巴管损伤有关的良性自限性疾病。表现为冠状沟或阴茎背侧弯曲隆起的条索状物,根据典型皮损表现,一般不难诊断。本病有自限性,禁欲4~6周后大多数可自行吸收消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长期不愈者也可采用药物、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

 

下一篇
小阴茎诊断与鉴别诊断
严格掌握测量阴茎牵拉长度(SPL)要点,诊断小阴茎并不难,但本病常常被误诊或漏诊,做好小阴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临床规范性诊疗中重要的步骤。阴茎短小者精准测量SPL,记录就诊时年龄、身高和体重,了解患儿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关注患儿智力水平、家族史及用药史,既往有无腮腺炎、睾丸炎病史和嗅觉障碍,检测生殖激素、生长激素水平,检查骨龄片,必要时查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 左手骨龄片(左利手查右手骨龄片)有助于了解骨龄是否与年龄相符,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2岁者需要积极筛查原因,关注骨龄发育,尤其是骨龄提前者,警惕患儿身高不足。生殖激素检查有助于判定是高促性还是低促性性腺功能减退,持续的LH和FSH减低,并T低,考虑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病变发生在下丘脑或垂体,常与基因突变有关,进一步检查垂体MR 除外垂体结构性异常病变,如垂体瘤等,有家族遗传或过度担心后代遗传问题可进行二代测序查突变基因;而LH和FSH水平高,并T低,提示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病变发生在睾丸水平,完善睾丸超声和染色体核型检查,排除睾丸结构性病变、性逆转综合征或Klinefelter综合征等。 性教育缺陷、SPL错误测量、缺乏阴茎长度标准都是小阴茎延误诊治的常见原因。阴茎短小就诊者务必要与阴茎埋藏和隐匿性阴茎鉴别清楚,肥胖儿童阴茎常常埋藏于皮下组织,无法外露或仅有少许阴茎外露,称为阴茎埋藏,按压下腹部阴茎长度显露满意,一般认为积极锻炼减肥即可,而隐匿性阴茎是阴茎皮肤固定不良或阴茎手术后瘢痕形成等造成发育正常的阴茎隐匿于耻骨前皮下组织中,用手按压阴茎根部显露不佳,常常需要手术治疗。长期存在小阴茎和雄激素缺乏状态会对患儿心理和代谢产生影响,导致自信心缺乏、心情低落、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如错过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成年后易并发生殖器发育异常和心理障碍,伴随有性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症。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改善小阴茎预后的关键所在。   来源:刘贵中、白文俊-小阴茎规范性诊疗进展。  
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