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方法与原则
TUR-Hunner溃疡与红斑切除 1)经尿道红斑电凝术:电凝治疗只适合IC患者出血病变,但要避免广泛电凝,以降低膀胱挛缩的进展;2)TUR切除溃疡病变组织:TUR手术作为有Hunner溃疡I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其通过切除瘢痕组织和膀胱壁内炎性神经末梢来改善症状。若发生膀胱穿孔和持续性血尿,一般只需延长引流导尿的时间,多可自愈。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中。
麻醉下水扩张术 麻醉下水扩张术是解除IC患者肾小球点状出血和膀胱疼痛的标准手术。水扩张后大约有60%的患者憋尿时膀胱疼痛症状缓解,但缓解时间短。水扩张对膀胱间质的损害严重,不建议作为定期治疗的长期手段。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中。
膀胱逼尿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TX)1)适应证与禁忌证:主要适用于尿频及尿急的对症治疗,其禁忌证主要为尿道梗阻。但在解除梗阻的前提下,可以行膀胱逼尿肌内肉毒杆菌毒素注射;2)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通过膀胱镜行逼尿肌内注射BTX-A。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膀胱镜下表现,将100U或200U的BTX-A溶于10~20ml的0.9%生理盐水,按照膀胱的解剖分区包括两侧壁、前顶壁、后壁,每区均匀注射4针,膀胱三角区是否注射,存在一定争议。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中。
膀胱扩大术 1)适应证:主要应用于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且药物治疗和间歇导尿无效患者,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降低膀胱内压,避免上尿路功能损害,并获得良好的储尿功能;2)禁忌证包括:严重尿道狭窄,短期内不能治愈者;膀胱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者;回肠或结肠有病变者;全身或泌尿系统仍有活动性结核者;3)术式选择: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可以选择原位膀胱扩大术,而对于较年长患者更适合选择Bricker尿流改道术。对于术前有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的患者或大便失禁患者,不推荐实施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术。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中。
护理要点
膀胱水扩张术后护理 膀胱水扩张术后多数患者会表现出膀胱痉挛加重以及充盈状态下的疼痛加剧,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膀胱水扩张治疗相关知识的宣教,对症处理患者术后不适。建议谨慎选择膀胱区热敷治疗。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后护理 建议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以及排尿困难表现,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尿液性状、尿量等,训练患者定时排尿的能力。根据尿频、尿急情况设定排尿时间间隔,帮助患者逐步延长排尿时间间隔,减少排尿次数。
TUR-Hunner溃疡与红斑切除术后护理 妥善固定尿管和膀胱冲洗管,保持通畅,避免脱出或扭曲,密切观察冲洗液的颜色;留置尿管期间,每日消毒尿道口两次,预防感染的发生。
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扩大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视管道护理。观察各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准确及时记录,术后应每日使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每次冲洗时速度不可过快,冲洗量以30ml为宜,否则会造成膀胱内压力增高而导致尿外渗;2)胃管护理:应保持胃管引流通畅,观察胃液的量及性质,待患者排气后方可拔除胃管。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指导患者逐步进少量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直到恢复正常饮食。在患者恢复饮食后,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促进肠黏液的排出,以达到自然冲洗膀胱的目的。
膀胱灌注护理 灌注前应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灌注的注意事项和重要性。叮嘱患者灌注前1~2h内禁止饮水,减少尿液的产生。灌注前要排空膀胱。注入药物后,告知患者要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交替,每15min变换一次体位,使药物能与膀胱壁充分接触。
来源:高文喜、韩瑞发、郭凡等.中西医结合诊疗间质性膀胱炎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2,28(6):75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