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LINE

包皮手术不良反应及处理

来自  大家泌尿  2023-06-12

包皮手术特别是包皮环切术常被认为简单容易,但小手术也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若不加以高度重视,也会产生许多难以治愈的并发症。

 

出血

施行传统式包皮环切术时,皮下血管切断后容易回缩,如不妥善止血,术后可发生出血或形成血肿,在血肿内寻找血管断端有时比较困难。包皮环切后,应将包皮外板向近侧退缩,寻找血管断端予以电凝或结扎。另外,出血点处理不当或结扎线脱落、术后阴茎勃起过于频繁、切缘及系带处渗血也较为常见。包皮系带处血管比较丰富,常需作跨过系带U形缝合,用皮肤缝线结扎出血点。

 

切口感染、裂开 

多因术前包皮或阴茎头的炎症尚未得到妥善控制、术中消毒不彻底、术后尿液浸渍敷料或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切口被污染而发生。治疗上应去除病因和清创,保持局部清洁,给予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可防止感染发生。对于切口裂开,则根据裂开程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局部裂口不足2cm且无感染者,多可自行愈合;局部裂口较大或合并有感染者,应给予必要的清创;如系全层环形裂开,则应立即清创后重新缝合

 

阴茎或皮肤坏死

皮肤坏死多源于术中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引起皮肤坏死。此外,电凝烧灼过度,有可能发生组织坏死;敷料包扎过紧,同样可引起阴茎头或皮肤缺血坏死。而阴茎坏死近年多见于手术后使用高频红外线、光波或微波等照射所致,也有因术中在根部放置橡皮圈而遗忘去除、术后长时间弹性敷料包扎过紧所致。包皮坏死可选用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而阴茎体坏死常需考虑阴茎延长重塑阴茎头或行阴茎再造

 

包皮口狭窄

包皮环切时内板保留过多或采用同时切除包皮的环套法时术后结扎线滑脱复位,愈合后发生环形瘢痕挛缩可导致包皮口狭窄。发生后需再次施行手术,切除狭窄环,保留足够的包皮皮肤成形缝合。部分患者在术后即可将狭窄环切开或纵切横缝,如为切割缝合器者应适当拆除吻合钉;如为套扎器具,则酌情更换或部分切开。

 

包皮切除过多或过少 

由于手术在阴茎疲软状态下进行,对去除包皮量的多少是在一定原则下凭术者经验估计,易出现切除过多或过少的并发症。多由于术者的经验不足或操作不当,导致包皮环切手术中切除过多包皮或隐匿性阴茎手术时切除包皮不当,导致包皮过短,可使阴茎勃起受限,或歪向一侧,引起疼痛,影响性生活。初期可密切观察,但如术后6月以上仍无法改善,则可考虑进行手术矫正但如切除过少则效果不佳外形较差,而且容易出现切口的狭窄环

 

包皮水肿

包皮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包皮水肿较为常见。传统式包皮环切手术后,由于包皮内板保留过多,切口与白膜间发生纤维粘连,引起远侧包皮内板淋巴循环障碍,或发生慢性炎症,久之组织增生形成顽固性水肿。也可因术后伤口反复、经久的感染,发生慢性炎症,最终导致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组织增生而形成。包皮环切术后顽固性水肿需手术整形,环形切除顽固性水肿组织,彻底切除至白膜层面分离至正常的阴茎皮肤。创面出血点用电凝止血,尽量减少线头异物,然后缝合创缘皮肤。术后用弹性敷料将阴茎稍加压包扎,可适当延长保留网状套以防水肿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包皮整形术安全共识

下一篇
前列腺穿刺活检专家共识-穿刺入路与方法
前列腺穿刺入路的比较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①对麻醉、手术器械的要求较低,仅需带有直肠探头的超声即可,且手术步骤简单,耗时短。②患者疼痛相对较小,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 ①术前无需行肠道准备。②尿道损伤、术后感染、出血概率较经直肠途径降低。③在双平面超声的引导下可实现精准定位,实时掌握进针深度与穿刺部位,组织取材满意度较高。④没有“盲区”,尤其对于位于前列腺腹侧、尖部的病灶,经会阴穿刺阳性率明显高于经直肠途径。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目前仍被较广泛地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患者通常采用左侧卧位,膝盖和臀部弯曲90°,臀部朝向术者。穿刺前应进行DRE,评估前列腺结节及肛门情况。常规消毒,经肛门置入超声探头,进行TRUS检查,测定前列腺体积,观察前列腺水平面和矢状面的超声图像表现,注意异常回声的位置和特征。局部浸润或神经阻滞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枪对前列腺进行8~12针的系统穿刺,由前列腺尖部至基底部分别对前列腺两侧叶进行穿刺采样,在对外周带采样时应尽可能靠后、靠外侧。对可疑病灶,进行每个病灶2~4针的靶向穿刺。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US-SWE)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US-SWE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在常规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系统穿刺活检基础上,利用US-SWE技术增加靶向穿刺的活检技术,提高穿刺阳性率。通常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置入探头,常规超声检查,切换至SWE模式,重点检查前列腺外周区域,识别并标识SWE可疑区域,随后进行前列腺系统穿刺及对SWE可疑区域的靶向穿刺活检。 超声三维显像(3D-TRUS)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3D-TRUS是一种在轴状和矢状面上同时对前列腺进行成像,然后利用计算机重建的冠状面以及3D图像的成像方法。基于3D-TRUS成像技术,建立实时3D-TRUS穿刺系统,在实际穿刺活检操作过程中实施穿刺引导和反馈。3D-TRUS引导的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具体操作步骤类似于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3D-TRUS可将穿刺部位准确的可视化,使得穿刺更精准,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CEUS即超声增强采用微泡显示器官内血流及肿瘤,该方法能更敏感地显示前列腺癌,用于显示肿瘤血管、肿瘤定位及肿瘤体积测定。完成常规超声检查后启动超声造影模式,分别选择前列腺基底部、中部及尖部作为造影观察层面,若前列腺内存在低回声结节或局部血流丰富区域,则选择该切面作为超声造影的相应层面。造影时操作者尽量减小探头对前列腺的压力以减少对前列腺血供的影响。在完成超声造影后即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认知融合前列腺穿刺活检 认知融合指医师在穿刺前阅读磁共振影像片,记住可疑病灶的位置信息,在实际超声引导下穿刺的过程中,依据人体大脑中储存的病灶位置信息,将穿刺针对准相应的位置进行穿刺。医师的大脑是定位信息从磁共振传递到超声的媒介。认知融合前列腺穿刺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操作简单快速、成本较低,且易临床推广,但是,此项技术非常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可重复性不够高。 mpMRI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MRI直接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在MRI检查室进行,由放射科医师将之前预先扫描的显示病灶的MRI数据与实时扫描的MRI数据相融合,然后进行可疑区域的靶向穿刺,因此又称为MRI-MRI融合穿刺活检。在取得活检样本后,患者需重新扫描,确认定位。一般只进行靶向穿刺,而不进行系统穿刺。前列腺穿刺需要在MRI检查室内进行,费时、费力且需特殊穿刺设备,穿刺前要重新扫描定位,很难被广泛应用。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 患者取截石位,将阴囊托起,会阴部常规碘伏消毒、铺巾。经直肠置入超声探头,应用穿刺定位架,直肠超声引导下于距离肛门上方约2cm中线两侧进行前列腺穿刺。一般施行12针系统穿刺,MRI异常、DRE触及异常结节或术中超声监测发现异常结节处增加2~3针。穿刺结束后予以纱布加压包扎会阴穿刺部位。 MRI/TRUS融合成像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 MRI/TRUS融合成像引导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是通过软件模型来实施。患者活检前行mpMRI检查,根据影像学特征识别可疑的肿瘤;基于特定的软件模型,在mpMRI数据被加载到软件模型之后描绘这些可疑病灶。然后通过软件将MRI图像和实时TRUS图像叠加到一起,在实时TRUS引导下针对mpMRI标记的可疑病灶进行精确穿刺活检。MRI/TRUS融合成像前列腺穿刺,可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穿刺准确性,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率。 模板定位经会阴饱和穿刺活检 模板定位经会阴饱和穿刺的穿刺点覆盖范围广泛,不仅对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外周带进行穿刺,还对移行区及尖部进行穿刺,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经会阴模板定位穿刺活检(TTMB)应用近距离放疗网格模板引导操作。模板中的孔径为5mm。将模板固定于会阴部,分11区(1区:右前区;2区:右中外区;3区:右中区;4区:右后外侧角;5区:右后区;6区:左后区;7区:左后外侧角;8区:左中区;9区:左中外区;10区:左前区;11区:前列腺尖部)穿刺活检,根据前列腺形态、大小及耻骨弓形态等因素决定各区穿刺针数,达到饱和穿刺(>20针)。对于前列腺前后径>5cm者,除前列腺尖部外,在前后径方向分2层穿刺活检。   来源:傅强、 韩邦旻、刘振湘等. 前列腺穿刺活检专家共识[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2,28(5):462-470.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