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止血技术
相对开放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对处理术中出血的要求更高,实施难度更大。合理地使用止血技术,在保证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止血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腔内切割器械止血
目前常用的腔内切割器械多同时具有止血功能,须熟悉常用器械的工作原理和止血特点。
01双极电凝止血:
双极电凝通过传递高频电能到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使其脱水而凝固,可有效处理3mm以内的血管,热能弥散范围较小;有烟雾和焦痂,会影响手术视野。
02超声刀止血:
超声刀工作时产生的高频超声波振荡可使组织氢键断裂,蛋白变性,达到血管闭塞、凝固的效果,可处理3mm以内的血管,能量传播不超过0.5mm,几乎无热损伤,无焦痂。
03Ligasure止血:
采用实时反馈和智能主机技术输出高频电能,结合血管钳口压力使血管壁融合成透明带,形成永久性管腔闭合。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产生的闭合带可达到与缝线结扎相似的强度,可承受3倍正常收缩压的压力,能闭合直径 7mm以内的动脉和静脉。
04其他:
还有TissueLink、PK刀、激光和氩凝固器等器械可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止血。
缝扎止血技术
分离过程中较小血管损伤时的出血,在吸引器配合下,如能较清楚显露血管,还可使用钛夹或Hem-o-lok等控制。大血管如下腔静脉的出血,需使用腔内缝合技术来修补破损血管壁;肾部分切除时,也常用缝合技术来控制肾实质创面出血。
生物胶止血
有四大类生物胶制剂应用于临床,包括纤维蛋白封闭物、纤维蛋白封闭物变异体、以明胶基质和凝血酶为主要成分的生物胶以及以凝血酶和明胶为主要成分的生物胶。目前认为生物胶止血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创面渗血、渗液等,可减少术后出血和淋巴漏。另外肾部分切除时,肾实质创面喷洒生物胶还可减少术后漏尿的发生。
腔内缝合打结技术
腔内缝合打结是腹腔镜手术中较难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主要用于重建性腹腔镜手术,下面以外科结为例说明腔内缝合打结的一般技巧和注意事项。
01根据缝合要求,选择规格合适的针线。缝线长度在10~15cm 为宜,以免影响操作。根据术者的习惯选用持针器如自动归位或非自动归位等。
02缝线经12mm套管置入时,持针器在距针尾约2cm处夹住缝线,可避免针卡在套管内。
03持针器宜夹持在缝针后1/3 处,根据缝合位置,调整持针角度,具体见相关的手术。角度欠佳时,不要勉强缝合,以免损伤缝合组织增加返工率。
04注意缝合的层次、边距和针距。
05缝针穿出组织时,注意左手的接针动作;缝针拔出后,尽量直接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后1/3处,稍做调整即可继续缝合,节省时间。
06完成缝合后拉线,留约2cm线尾,调整线尾至合适位置,便于持针器绕线后钳夹。绕线时,用持针器将左手分离钳夹持的缝线向右前方提拉,持针器在缝线后面顺时针环绕两圈并夹住线尾拉出;同样,再逆时针环绕一圈夹住线尾并拉紧,完成一个外科结(如下图)。绕线时注意左右手协调配合及线的方向,避免滑结。
外科结
来源:孙颖浩.《吴阶平泌尿外科学》.